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龙举
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小平
区人大代表、新盛镇党委书记常迎春
区人大代表、虎城镇党委书记王文波
区人大代表、竹山镇党委书记刘波
文/梁平日报记者 谭 燕 图/梁平日报记者 向成国
核心提示
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深入实施重庆“一区两群”和四川“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以“带”为特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平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干出新业绩,扎实抓好践行“两山”理念新范例打造。实施打造明月山践行“两山”理念新范例行动,培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动力源。如何推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实现更大突破?区两会期间,《梁平日报》邀请区人大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该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发表真知灼见,积极建言献策。
办好“三件事”,全力保障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干出新业绩,扎实抓好践行‘两山’理念新范例打造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龙举表示,区财政局将持续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办好“三件事”,打造高水平区域协作样板,全力保障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
周龙举说,首先,集中精力办好分内事。认真落实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总体方案,坚持以“生态+”的理念谋划发展、“+生态”的思路发展产业,加强明月山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合理统筹安排资金,着力实施农村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突出双桂湖生态修复、国际湿地城市、明月山竹海康养等;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加快补齐污染防治设施短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倾力将梁平打造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其次,同心协力办好合作事。”周龙举介绍,聚焦区域联动“一盘棋”,共抓产业协作“一条链”,共织基础设施“一张网”,共治生态环境“一江水”,共推公共服务“一卡通”,加快与四川开江、达川、大竹携手打造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千年良田”示范区项目建设,深化预制菜及农文商旅协同发展;紧紧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协作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建共治等方面,按照《梁平区推动川渝毗邻乡镇融合发展规划》梳理的重点项目,积极筹措资金,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最后,向上争资共谋发展事。梁平作为深化川渝东北合作的天然桥头堡,是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的重要板块,要不断深化川渝毗邻区县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建立完善《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重大项目库》;着力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谋划储备重大项目64个,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做好“资金池”与“项目池”的对接平衡,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
守牢“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生态屏障
区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唐小平表示,处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中心的梁平,地理条件优越、生态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作为生态环境部门,在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下使命重大、责任重大,应有作为,也可大有作为。
“过去一年,梁平与明月山毗邻区县持续实施明月山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强化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联动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共同推进龙溪河、铜钵河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全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唐小平说,今年,他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在市委实施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号工程”中生态环保面临的新机遇、新任务和新要求,按照“跳一跳、够得着”原则,着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能级大幅跃升。
唐小平介绍,梁平将携手川渝毗邻兄弟区县,强化区域协作,推进“联合河长制”,开展跨界河流巡查、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应急演练和应急处突,从明月江(新盛河)、龙溪河、铜钵河等跨界流域源头出发,关闭、淘汰、搬迁对水环境影响较大的工业企业、养殖场,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和居民生活污染控制,减少污染负荷;并突出“控源截污”,加强治污设施建设,补齐治污短板,强化工业污染治理,督促完善治污设施并达标排放;以及开展新盛河、袁驿河等流域生态修复和河道整治,建设人工湿地、疏通河道等,增加环境容量,做好国际湿地城市“后半篇”文章,合力攻坚水环境综合治理。
“除了深化流域治理,我们还将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统一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启动标准,有效管控毗邻区域大气污染,打破区域界线,共同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唐小平说。
同时,加快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充分发挥生态环保引导、优化、促进和倒逼作用,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管控,严格环评审批及排污许可制度,着力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倡导和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机制,联合打造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绿色工业园区,增强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绿色赋能,积极争创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绿色是明月山最鲜明的底色,生态是明月山最显著的优势。”唐小平表示,区生态环境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区两会部署要求,守牢“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生态屏障,实现川渝毗邻七区县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联合执法及降碳、减污、扩绿、发展深度合作,推动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走深走实。
建好梁平开江合作示范园
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产业协同协作发展,深化预制菜、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协同发展,加快梁平开江合作示范园等项目建设。”区人大代表、新盛镇党委书记常迎春表示,当前,梁平开江合作示范园、梁开高速、页岩气勘探开发等项目,以及新盛镇、龙门镇、文化镇三镇融合发展,都为新盛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与四川省毗邻地区相比,新盛镇经济能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带动能力还存在差距,如何奋力赶超、作出示范,是新盛镇正在接受的挑战。
在常迎春看来,新盛镇必须牢牢树立团结意识、效率意识、争先意识,全镇上下铆足干劲加油干,打开思路创新干,心无旁骛地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的谋划和实施。
“经过一年努力,合作示范园本镇范围内骨干路网基本成型,与四川开江县任市镇的产业道路实现互联互通,与龙门镇、文化镇的产业环线也已贯通,接下来,将继续坚持打基础、强融合、带集体、当示范的思路,在提档升级上下功夫,打通园区的七经八脉。”常迎春介绍,同时,加快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步伐,加大农田规模流转力度,与任市镇携手合作,着力发展稻鱼、稻油、稻菜等农业产业,在坚决扛起粮食安全责任的同时,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品牌,增添农文旅融合新业态,促进“水稻+”产业提质增效。
此外,新盛镇还将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勇当先锋、走出新路。常迎春介绍,在去年的村企合作中,联盟村、万炉村、五福村3个村与渝粒乡米业合作,成立渝梁稻谷烘干合作社,获利10多万元。今年,新盛镇将复制村企合作模式,找准获利比较稳当的项目,成立农机租赁合作社,让其他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摆脱“囊中羞涩”的尴尬。
常迎春介绍,新盛镇还有着千年黄桷古树等重要资源,目前已启动黄桷古镇核心区的策划工作。同时,新盛镇场镇规模比较大、商贸比较活跃,场镇作为一个地方的“客厅”,强镇带村首要的是把场镇做靓做好。
“适逢梁开高速建设的快速推进,新盛镇将以高速出口为牵引,结合黄桷古镇建设完善好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场镇秩序综合整治,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实现城乡联动,共建美丽家园。”常迎春说。
常迎春表示,接下来,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敢想敢干、善作善成,建好梁平开江合作示范园,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中谱写新篇章、展现新作为。
争当川渝毗邻乡镇融合发展“排头兵”
虎城镇地处川渝三区县交界之地,区位独特、底蕴深厚、资源丰富、产业兴旺,是区级中心镇和市级边贸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重庆市特色商贸小镇、重庆市文明村镇。然而,如何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是摆在虎城镇面前的一道题目。
“虎城镇将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安排部署,抢抓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和川渝产业协同协作发展机遇,以提质梁平蜜柚,务实建好绿色优质大米、蔬菜及农副产品的农特产品保供基地为切入点,通过发展预制菜原材料相关产业、发展农产品粗精加工业、建设农特产品交易市场、创建农特产品品牌等措施,带动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区人大代表、虎城镇党委书记王文波说,同时,利用自身区位和商贸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水平,争取实现产业能级的跃升,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其次,我们将围绕‘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战略拓展新思路,持续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王文波介绍,一方面,持续做靓集中村猫儿寨红色旅游名片,在做旺红色产业、做好红色民宿、做优红色服务上下深功夫,推动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努力将猫儿寨打造成为梁平、达川两地红色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另一方面,继续培育好金丝皇菊等中药花草休闲观光养生园、特色民宿等新业态,以农业产业为支撑,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用红色福利、生态红利回馈群众“金山银山”。
此外,虎城镇还将抓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遇,在场镇建设提质和和美乡村建设上发力,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主动对接全区综合交通运输规划,配合建成梁平至达州(东部经开区)快速物流通道,力争打通百里竹海—虎城小峨眉—达川大树九龙湖一万家农业产业示范园、银杏谷旅游环线公路,提档升级一批乡村公路,构建对外高度连接、对内全面畅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创建市级卫生乡镇为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完善场镇功能,提高场镇管理水平,把集镇建设成服务群众的区域中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通过数智乡村试点示范、创新乡村治理、加快农村改厕和乡村绿道等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措施,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和区两会精神,贵在落实、重在实干。”王文波表示,虎城镇将更好统筹全局与一域、当下与长远、发展与安全,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和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立即动起来、扎实干起来、敢于比起来、全面热起来,争当川渝毗邻乡镇融合发展“排头兵”,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高质量答卷。
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竹山镇处于明月山腹地,是深化川渝毗邻乡镇合作的天然桥头堡,是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的重要板块。”区人大代表、竹山镇党委书记刘波介绍,近年来,竹山镇乘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东风,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在共建共享中实现了“竹山”变“金山”。2022年,猎神村还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为梁平乃至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增添了一张靓丽名片。
刘波表示,2023年,竹山镇将继续坚持生态筑底、绿色发展,推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全面保护和建设好百里竹海,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划定生态保护区、生态修复区、生态协调发展区,实施严格分级管控,以及划定水系生态蓝线,创新“小微湿地+民宿康养”“小微湿地+环境整治”的发展模式,让竹山镇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同时,推动辖区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天然气管网延伸布局、垃圾污水集中处置、统一供水管网、加强农村饮水安全设施建设,以及疏通明月山毗邻乡镇至竹山镇的交通网络,提高百里竹海区域内互联互通和便捷高效水平,增强一体化发展的支撑保障。
近年来,竹山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依靠竹林资源发展起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带动了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如今,民宿、竹家乐在猎神村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村民端上了“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
“基于此,我们更要深入实施‘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战略,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乡村旅游。”刘波说,接下来,加强明月山毗邻乡镇合作,积极建设环明月山旅游风景道。依托现有竹林、农田、湖库等生态资源,有机结合竹山镇错落有致的地理位置,沿线错位发展农事体验游、花果采摘游、竹海康养游、滨水田园游等休闲体验项目;串联观音洞、明月山·明月汇、荔枝古道、寿海、猎神三巷、矿山咖啡、墨林竹院等多个核心景点,建设沿河、沿路、沿湖翠竹长廊,积极打造一批竹林景观打卡点,塑造独具特色的竹场景,集聚旅游人气。
此外,以品牌引领,用活动赋能。高标准承接办好“绿色中国行—走进明月山”系列活动,大力宣传明月山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不断提高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辨识度、认知度、传播度;适时举办明月山生态文化旅游节、民宿文化节、采笋节、啤酒节等节会活动,大力发展周末旅游、周末经济,叫响“东有莫干山、西有明月山”品牌,打造践行“两山论”样板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眼下的竹山镇云雾萦绕山间,竹林茂密连绵,林间民宿、矿山咖啡、特色商街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享受归隐山间的安逸生活。
刘波表示,竹山镇将继续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聚力打造践行“两山”理念示范镇,争当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模范生”,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让生态宜居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