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关怀版 政务新媒体矩阵
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应急管理 > 应对信息

梁平区2022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 和自然灾害防治风险防控情况及第三季度风险趋势分析评估报告

一、第二季度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风险防控情况

安全生产方面:第二季度,全区共发生5起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3起道路运输事故和2起建设施工事故),死亡5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增加3起,上升60%;死亡人数增加3人,上升60%

自然灾害方面:发生自然灾害2起,17366人(次)受灾,紧急转移安置4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87.04公顷,成灾面积164.18公顷,绝收面积4.03公顷受损公路长度0.499千米,阻断公路长度1.071千米,受损堤防长度0.205千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4.05万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损失:119.93万元,房屋及居民财产损失6.6万元,基础设施损失:77.3万元)。

二、第三季度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风险趋势分析

(一)气候预测

暴雨洪涝。预测汛期7-8 79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多雨时段在7月上旬、8月下旬,暴雨洪涝偏重,不排除发生极端暴雨灾害的可能,暴雨诱发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高。

气象干旱。7月下旬开始,大部地区有1525天轻度气象干旱,干旱程度接近常年(1829天)和去年(2028 天)。

(二)安全生产方面

1. 要持续开展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近期全市安全生产执法和事故运行情况通报显示,我区问题查找强度和经济处罚强度总体排名靠后(分别排全市32名,34名)。行业部门中,道路交通、市场监管经济处罚,文化旅游问题查找强度在渝东北和渝东南片区排名靠后。5月全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中,星桥镇发现问题(隐患)1个,执法处罚为0。复平镇、石安镇发现问题(隐患)为0

2.重点领域事故防控压力大。截至目前二季度已发生3起道路交通生产安全事故,全部为货运车辆,根据全年来看,事故集中在二、三季度爆发。一是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基础依然薄弱。二是货运车辆专项整治在货运源头、车辆源头、驾驶人源头、运输环节等全方位管控有差距近期区安委办、区建安办对交通、水利、地质灾害防治等6个建设施工重点项目进行了暗访,暴露出建设施工领域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乏力,安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各级各部门要聚焦道路交通、建设施工、危化、矿山、燃气、消防、工商贸、自建房、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和执法力度完备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严密管控重大风险,严格整治重大隐患,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等潜在风险隐患开展滚动排查整治,建立核查、交办、反馈闭环机制,不折不扣逐项狠抓整改落实。

(三)自然灾害方面

森林火险预测今年高温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且降水过程时空分布不均,易出现阶段性干旱少雨天气,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高,气候条件不利,发生森林火灾概率高。

地质灾害:进入三季度,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较大。重点强对流、短期强降雨引发滑坡风险,要加强对切坡建房和修路形成的边坡、山区沟口民居点等地段的防护。

洪涝干旱:预测7-8月我区极端最高气温大部地区为39℃左右,最高气温超过35℃的阶段性高温天数大部地区为1225天,接近常年(1231天),重于去年(1025 天);7月中旬后期至 8 月中旬我大部地区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持续 57天的高温热浪天气。需重点防范旱涝交替。

三、工作措施建议

(一)抓实抓严十五条硬措施,确保落地见效。各单要按照《重庆市安全生产委员会重庆市减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切实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十五条硬措施的通知》(渝安委〔20229号)《重庆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重庆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的通知》(渝安办〔202226号)要求,扎实推进十五条硬措施的贯彻落实。要严密防控到位,找准问题交清单压责任,对照开展风险研判和问题评估,摸清抓准各领域风险隐患,确保十五条硬措施出实效,确保全区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做好防灾减灾。7-8月我区暴雨洪涝偏重,发生大风、冰雹、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可能性大,高温热浪易发,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相对较高,自然灾害交叠的风险较大,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和会商研判,强化短临监测预报预警,密切监测雨情、水情、汛情的发展变化,对降雨强度、影响区域及汛情趋势等进行分析研判,主动把握降雨趋势。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雨情变化,打通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抓实抓细防灾减灾措施,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迅速处置有力度,上报信息要及时。必要时做好停学、停工、停产、停运、停业五停工作。

(三)力保汛期农业安全生产。一是加强大春作物关键期管理。预计7月降水偏少,可能出现35的高温天气,各地务必保障水肥供给,避免发生高温热害、局地干旱缺水,造成农作物减产。二是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控。7-8气温高、雨水多,气象条件有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各地要做好玉米螟虫、稻瘟病、纹枯病等为主的病虫害监测,适时开展统防统治。

(四)提高防汛抗洪能力,严防城市内涝。做好汛前检查,对水库、河道堤防、险工险段、山区易滑坡地点等防汛重点部位进行全面认真排查,要压实责任,制定措施,立即整改。认真吸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继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全面排查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薄弱环节及地下空间隐患,分级梳理城区易涝积水点,及时整治到位,杜绝城市看海、确保不淹不涝

(五)提前做好应急保障工作。加强应急救援队日常训练,开展针对性演练,认真做好防汛抢险物资的补充和储备工作。针对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提前布防应急队伍和物资装备,始终保持战备状态,确保一旦发生灾情,迅速开展救援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