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索引号 ] 11500228733970274Y/2023-00001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体裁分类 ] 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 ] 梁平区发展改革委 [有效性]
[ 成文日期 ] 2022-01-06 [ 发布日期 ] 2022-01-06

关于重庆市梁平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2年1月6日在梁平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重庆市梁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重庆市梁平区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经济恢复态势更加稳健,高质量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实现“十四五”开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生态美的底色更加鲜明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8天。六条主要河流出境水质稳定达标或优于水域功能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声环境、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森林覆盖率达48%,湿地保护率达52%。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在全国率先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与马尾松改培试点。竹山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创成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重庆市美丽河湖、首批市级重要湿地,双桂湖生态修复入选“重庆市首届生态保护修复十大案例”。

——产业兴的基础更加雄厚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550亿元(预计,下同),工业增加值超170亿元,居渝东北第1,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3%。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90亿元,增长25.6%。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增长30%左右。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30.8%,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总量居渝东北第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9%,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8.6%。实现农业总产值、增加值98.4亿元、64亿元,分别增长14.3%、10.6%,入选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三次产业比从12.1:49.2:38.7优化为11.5:49.9:38.6。

——百姓富的成果更加丰硕。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0%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亿元,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887元和20504元,分别增长10.7%和12.6%,均高于经济增速;收入比从2.18缩小为2.14。全年为企业减税降费超4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2万户,累计近7万户。全区统筹实施的55件“急难愁盼”民生实事全部完成,福德学校加快建设,投用区妇女儿童医院。优化营商环境等5项工作获得市政府督查通报表扬。

区十七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批准的《关于重庆市梁平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得到积极执行(详见表1)。38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8项约束性指标中仅有空气优良天数、森林覆盖率2项未完成;30项预期性指标中,仅有税收增速、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实际使用外资等指标与预期目标有差距。

表1: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序号

指 标 名 称

2021年

年初目标

2021年

全年完成数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8以上

10

2

农业增加值增速(%)

4.8

10.6

3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8

14

4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12

14.5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10以上

20

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5

32.2

其中:税收增速

6

3.8

7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5

33

8

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

5

5

9

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8

30

10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0

3.6

11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63

70

12

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32

32

13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

1

14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2.5

2.5

15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20

21

16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比重(%)

18

18

17

工业园区集中度(%)

77

77

18

工业园区产出强度(亿元/平方公里)

83

84.6

19

科技进步贡献率(%)

59

59

20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5

51.5

21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8.1

11.3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8

12.6

22

城镇登记失业率(%)

4以内

3.3

23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4左右

9.9

24

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

4.5

4.5

25

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0.7

0.7

26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

103

27

进出口总值增速(%)

5

5

28

实际使用外资(万美元)

1900

317

29

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

12

18

30

能源消耗总量增速(%)*▼

——

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

31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

32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

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

33

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吨)*▼

#化学需氧量重点工程减排量(吨)

——

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

#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吨)

#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吨)

#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吨)

34

主要河流干流水质(类)*

#黄金河

#汝溪河

#普里河

#龙溪河

#新盛河

#波漩河

35

空气优良天数(天)*

345以上

338

36

森林覆盖率(%)*

50

48

37

粮食产量(万吨)

35.3

35.7

38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03

0.029

说明:1.加“*”为约束性指标,其他为预期性指标。

      2.2021年全年完成数为预计数,具体以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3.加“▼”为依据重庆对区县考核指标调整而变化的指标。因全市不再将“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作为硬性约束指标,突出能耗强度优先、能耗总量弹性管理,暂不执行第30项“能源消耗总量增速”指标。根据全市“十四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安排,第33项“主要污染物总量减少”指标相应调整为“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

  4.加“——”为市里暂未下达目标值的指标。


一是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今年四季度实施了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费阶段性缓缴政策,第6项“税收增速”低于预期目标。二是因2020年GDP年报基数调整,导致第7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及预期。三是全区主导产业中属于数字经济的部分较少,数字经济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导致第10项“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离预期目标差距较大。四是今年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区人口流出4.1万人,拉低了第20项“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增幅。五是第28项“实际利用外资”预期目标1900万美元中,含亚投行贷款项目2021年计划投资额中的1700万美元,但市商务委只认定其中的117万美元,导致我区今年实际利用外资为317万美元,但也为2015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六是受静风、逆温、多雾、少雨以及“拉尼娜”气候现象影响,第35项“空气优良天数”较预期目标偏少,但仍排名全市重点区域前列。七是近年实施的林业重点生态建设项目新造林地尚未成林,未能达到森林覆盖率计算标准,导致第36项“森林覆盖率”低于预期目标。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坚定不移坚持科技赋能,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进展。一是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创成“两群”地区首个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园、绿色食品孵化园、科创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梁设立分支机构,2所高校在梁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重庆平伟锡产微芯特殊工艺半导体联合创新中心。二是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全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家,累计81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累计45家;新增市级科技型企业40家,累计240家。新增国家科技成果登记40项,国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分别达7家、21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5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4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平伟实业成为今年全市首批5家灯塔工厂揭榜单位之一。三是加快优化创新生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0.3个百分点。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66亿元,惠及科技型企业105家。聘请首席专家和高级经济顾问各2名,选派市级科技特派员34名。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9人,引育重点产业高技能人才40人。

(二)坚定不移协同三次产业发展,积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新进展。一是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做大做强集成电路、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智能家居、通用航空、能源(天然气、页岩气)等特色产业。中石油云安气井开发、中石化兴隆气田气藏开发等54个项目开工,金莱食品、乐仁汽车等53个项目建成投产,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增长38%、31%、18.1%。高新区投产企业180家,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工业增加值89.5亿元,分别增长13.2%、14%,园区集中度达77%。全区完成工业税收3.5亿元,增长10%,工业用电、工业用气分别增长2%、15%。二是现代农业平稳增长。大力实施“千年良田”工程,新建高标准农田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35.7万吨,获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全国首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蔬菜、柚子、水产品产量分别达67万吨、15万吨、2.1万吨,出栏生猪65万头,“柚竹渔”产值增长15.7%。建成万石耕春•数谷农场、千年良田、梁平柚海、龙溪渔歌、农业奥特莱斯“五朵金花”。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45家。新增培育有效期“二品一标”农产品6个,累计87个。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三是服务业势头良好。成功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四届长江三峡(梁平)晒秋节、第四届长江三峡(梁平)国际柚博会、首届耕春节、万石耕春•五子登科梁平潮集等重大活动,接待海内外游客1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亿元。百里竹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顺利推进,投用会议中心、矿山咖啡遗址公园,建成琴海彩叶林等子项目15个,猎神居景区建设初显规模。竹海小镇医养中心、竹丰湖康养中心等项目稳步实施。金融业发展持续向好,银行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512亿元、290亿元,存贷比从54.2%优化至56%,成功引进建设银行和民生银行,全区金融机构总数达41家。新开工商品房45万平方米,成交商品房70万平方米,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三)坚定不移树立“一盘棋”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积极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部署取得新进展。一是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谋得深、干得实。先后写入两省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及系列重要文件。《总体方案》通过两省市人民政府联合审批并由两省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4月在垫江成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第3次会议,取得建立区县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工作机制、印发共办重大活动工作方案、发布明月山机会清单等多个重要成果。梁平至开江高速公路、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等7个项目入选2021年川渝两省市合作共建重大项目清单,进展迅速。梁平、开江连片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快形成“千年良田”示范。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民调解等工作一体化发展。二是璧山·梁平对口协同发展起步稳、落地快。在梁平挂牌成立“璧山高新区梁平协同创新发展园区”,赴璧山举办2场招商推介会,协同引进2家工业龙头企业落地梁平;引导梁平“农本味”“瑞丰米业”与璧山“历客户外旅游”“西部(重庆)互联网科技”等公司建立产销对接关系;引进璧山兔、来凤鱼等璧山知名餐饮品牌在梁平开设餐饮门店。璧山组织1万余人次到梁平旅游,直接拉动消费1500余万元;多次组织企业到梁平开展直播带货活动,销售农特、文旅产品近2200万元。联合举办第二届西部(重庆)科学城双高赛璧山赛区初赛暨第六届璧山区创新创业大赛。双方互派30名干部、教师、医护人员交流锻炼。

(四)坚定不移统筹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积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一是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建立“1+5+10+23”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机制,脱贫攻坚成果持续稳定巩固。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改造农村户厕5173户,旧房改造1000户,清理蓝棚顶40万余平方米。新增“四好农村路”215公里、安保工程300公里,“渔米路”代表重庆成功入选“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竹山镇猎神村党总支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垃圾治理覆盖率、生活污水处理率、村民小组通达通畅率、行政村光纤通达率均达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集中供水率、饮水安全达标率分别提高到85%、87%、88%。二是城市品质显著提升。高新大道、都梁大道(一期)等9条道路建成通车,储备用地5000余亩,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大。新改建垂云楼等城市公园8个,春秋季植绿补绿45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6.3%。新建通信基站377个,5G基站294个,落地建设智慧城管、智慧公交(一期)、智慧旅游、智慧医院、智慧校园和智慧环保等项目。实施旧改64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1.1万个。完成城区供水管网新改建30余公里,公共供水用水普及率达100%。新增城市照明175盏,整治违法建筑约2.26万平方米。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创建垃圾分类示范街道2个、示范小区28个。开展“马路办公”6631次,发现并整改问题2.2万余个。

(五)坚定不移夯实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取得新进展。一是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开展“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聚焦投产项目抓达产、竣工项目抓投产、在建项目抓进度、签约项目抓开工,全年完成固投204.1亿元,增长14.5%,投资拉动作用明显提升。完成工业投资55.5亿元,增长10%。房地产投资48.3亿元,增长9%。在龙象寺水库等“两新一重”项目带动下,实现基础设施投资(含其他投资)100.3亿元,增长20%。民间投资活跃度上升,增长7%,占固投的比重达52%。10个市级重大建设项目开工9个,完成投资34.2亿元,投资完成率120%;152个区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39.7亿元,投资完成率86.9%。二是消费市场加快复苏。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城区商圈提质增效,家庭配送、O2O经营、母婴服务等新业态快速发展,经营模式、商业品牌、辐射效应全面提升。乡镇商业加快发展,袁驿、屏锦等市级商贸强镇进一步完善设施、提升服务,着力打造区级商业次中心。流通体系逐步完善,新月土城门菜市场、扈家巷菜市场成功创建市级农产品交易示范市场(零售),实施铁门等5个乡镇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程。消费业态更加丰富,全区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达12.3亿元,增长30%,袁驿镇袁驿村、虎城镇集中村成功创建“中国淘宝村”。

(六)坚定不移激发市场活力,积极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一是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开办企业实现“零成本”、1个环节、最快0.5天办结,达到世界前沿水平。解决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7100个,1123项区级依申请类事项实现“全程网办”,办结4.2万件,满意率99.99%,企业和群众现场跑动次数平均降至0.16次。优化水、电、气接入服务得到市场充分认可。“互联网+督查”满意率稳居全市第1。建成全市唯一的“一委一局一中心一平台”招标投标监管模式,是全市第一批实现远程异地评标的区县。成功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积极稳妥推进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全区土地流转率达51%,村集体“三变”改革率超25%,累计盘活利用2万余平方米闲置宅基地。获批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区推进试点、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菜单托管全链条服务,激发家庭经营新活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等上榜全国典型案例。深入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区属国企资产总额达630亿元,增长18%,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增长8.7%。二是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开放通道建设,梁平至开江高速公路全面开工,梁平至开州高速公路已完成投资人招标前期要件长垫梁铁路完成预可研。大力招商引资,引进项目148个,引资357亿元;落地项目86个,到位资金66亿元,招商引资综合考核位居渝东北前列。进出口总额达2.8亿元,增长5%,其中出口、进口分别达2亿、0.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17万美元。

(七)坚定不移共创美好幸福生活, 积极推进民生实事取得新进展。一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25场,提供岗位1.55万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4万人次,发放补贴1660万元。二是社会保障有效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困难群体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6%、100%。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36元、515元、827元。投用养老服务中心20个,养老服务站(点)310个,养老床位4000张。三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所,新增学位3500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8%,义务教育巩固率95.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双减”工作成效明显,课后延时服务实现全覆盖,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全面推进,全面关停学科类培训机构,复核审批艺术类培训机构24所。区职教中心区域经济发展探索与实践成果获重庆市第四届教育改革试点成果一等奖。四是卫健事业稳步推进。中医医院住院综合楼搬迁投用,启动迁建区疾控中心,新建梁平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组建核酸采样快速反应队伍15支70人,设置疫苗接种点36个,日接种能力达4万人次,累计接种超过119.4万剂次,全程接种完成率94%。实现群众健身设施覆盖率达100%。五是安全形势稳定向好。平安梁平建设扎实推进,刑事案件数量下降17%,扫黑除恶、禁毒等工作成绩突出。全区共开展执法检查17499家(次),督促整改安全隐患10343项。进行食品抽检2090批次,合格率达97.3%。

(八)坚定不移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积极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取得新进展。一是扎实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全面推行林长制,构建“三级林长+网格护林员”责任体系,“四乱”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国土绿化营造林近20万亩,新增国家储备林10万亩,除治清理松疫木14万株。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万亩,生态修复关闭矿山560余亩。整治涉气“散乱污”企业500余家,查办68起环境违法案件。二是加快形成绿色生态生活方式。制定“十四五”碳达峰工作行动计划和碳达峰行动方案。完成海螺水泥、天戈陶瓷、愉圆商贸等存量企业整改,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平伟实业等3家企业成功创建市级绿色工厂,全区绿色企业达177家。新增新能源汽车700余辆。三是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展生态资源资产评估,显著提升林业碳汇价值,生态旅游综合收入大幅提升。龙溪河PPP项目持续放量,累计完成投资18.9亿元。落地龙溪河源头绿色示范项目,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式的梁平实践得到国家“推长办”充分肯定。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总体考虑

结合市里要求和我区实际,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在2021年的基础上作了适当调整,一是考虑到易统计、可量化的原则,将“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调整为“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增速”,将“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调整为“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删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指标。二是为引导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增加了“全区银行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存贷比”2项指标。三是因全市不再将“能源消费总量增速”作为硬性约束指标,故取消该指标。因此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共38个指标,其中,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空气优良天数、主要河流干流水质、森林覆盖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等7个为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履行公共职能必须达到的;其余31个为预期性指标,体现导向性,实际工作中允许适度调整(详见表2)。

综合考虑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对标对表中央、全市、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总体要求,坚持底线思维、把握主动的原则,兼顾需要与可能、短期与长期,综合分析202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取向和经济增长支撑因素,提出全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左右。主要考虑:一是世界经济复苏形势复杂严峻,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4.9%,较2021年下调1个百分点,复苏动力将有所减弱。二是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经济社会对疫情的适应能力将继续增强,智库机构预计2022全国GDP增长5.5%左右。三是重庆面临的结构性、周期性矛盾更加凸显,疫情反复、产业链供应链压力、内需不足以及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等挑战客观存在,全市2022GDP增长目标5.5%左右。四是既要充分考虑高质量发展,引导各方力量集中精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也要与“十四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十四五”目标为年均增长7.5%),稳定社会预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五是虽有一定压力,但也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以推动建成一流工业大区为目标,工业经济将迎来快速增长机遇;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建筑业加速回暖;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持续提质增效,农业农村现代化稳步发展;旅游产业化步伐加快,消费持续恢复性增长,现代服务业对经济拉动预期向好。因此,设置GDP预期目标7%左右。

此外,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以上,其中税收收入增长7%以上,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表2:2022年重庆市梁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序号

指标名称

2021年全年

预计完成数

2022年

全年目标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10

7左右

2

农业增加值增速(%)

10.6

6以上

3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14

8以上

4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14.5

10以上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20

10以上

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32.2

3以上

其中:税收增速

3.8

7以上

7

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3

33

8

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

5

6

9

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增速(%)

30

15

10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6

4

11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70

70

12

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32

33

13

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

1.2

14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2.5

2.75

15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21

20

16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18

18

17

工业园区集中度(%)

77

79

18

工业园区产出强度(亿元/平方公里)

84.6

86.2

19

科技进步贡献率(%)

59

60

20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1.5

53

21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11.3

11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12.6

12

22

城镇登记失业率(%)

3.3

4以内

23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9.9

8

24

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

4.5

3

25

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0.7

0.5

26

全区银行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

8

10

其中:贷款余额增速(%)

13

13

27

存贷比(%)

56

60

28

进出口总值增速(%)

5

5.2

29

实际使用外资(万美元)

317

350

30

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

18

12.5

31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

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

32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

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

33

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吨)*

#化学需氧量重点工程减排量(吨)

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

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

#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吨)

#氨氮重点工程减排量(吨)

#氮氧化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吨)

34

主要河流干流水质(类)*

#黄金河

#汝溪河

#普里河

#龙溪河

#新盛河

#波漩河

35

空气优良天数(天)*

338

346

36

森林覆盖率(%)*

48

49

37

粮食产量(万吨)

35.7

35.2

38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029

0.03

说明:1.加*为约束性指标,其他为预期性指标。

      2.2021年全年完成数为预计数,具体以区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三、2022年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工作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牢记殷殷嘱托,践行初心使命,认真落实“生态优先当示范、绿色发展当标杆”要求,以建设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为契机,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确保高水平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高水平承接沿海地区和主城都市区的产业转移、承接生态功能区的人口转移,为在梁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谱写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一)积极扩大内需,更有质量融入新发展格局。一是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抓好市区级重大项目管理调度,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60亿元以上。推动龙象寺水库快速放量,梁平至开州高速公路实质开工。加快银河桥水库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龙溪河PPP项目60个子项全部开建,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工业投资增长10%以上。严格落实“房住不炒”要求,促进房地产投资平稳运行。二是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引导名豪、都梁、亿联等城市商圈优化商业布局、提升品牌水平,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线上+线下等商业模式。积极推动万达广场入驻梁平,打造具有区域辐射效应的高品质城市商业综合体。积极对接引进新世纪、重庆百货等知名商业,提升城市商业活力。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建设天华电商物流产业园,推动发展冷链物流,探索发展智慧物流。推动鲁渝农村电商合作,谋划菏泽电商基地落户梁平。完善城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打通产品上行堵点。三是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深入实施“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加快百里竹海度假区建设,启动明月山度假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中华·梁平柚海等乡村旅游景点。高水平办好丰收节、晒秋节、国际柚博会等节会,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城郊经济、周末旅游,丰富旅游业态和旅游产业链条,过夜游客数量突破100万人次。

专栏1: 2022年扩大内需重点项目

交通:梁平至开江、梁平至开州高速公路等骨干交通以及S510李家坝至黑松林、XC55曲水长榜社区至福禄大桐桥、S510袁驿至龙胜油化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长垫梁开快速通道(G243仁贤至回龙段改线)、梁平百里竹海至达川物流快速通道(袁驿至虎城)等项目加快前期或开工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28亿元。

水利:龙象寺水库加快建设,银河桥水库、七里沟水库扩建工程力争开工,张家沟水库至小沙河支沟水系连通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三峡后续资金项目、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项目等建成投用。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4亿元。

文化旅游:百里竹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双桂堂文旅融合发展、赤牛城文化遗址公园、欢乐田园景区(儿童公园)、滑石寨片区乡村旅游振兴、滑石寨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百里竹海森林康养基地等项目启动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3亿元。

商贸:亿联智慧商业综合体、天华电商物流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3亿元。

(二)坚持创新驱动,更加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一是提升创新发展能力。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抓手,做强园区创新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以上,市级科技型企业30家以上,市级高成长性企业20家以上。着力优化创新生态,积极争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市级研发机构8个以上;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0人以上。二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聚焦千亿级工业大区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围绕集成电路、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将集成电路封测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将食品加工产业园打造成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完成招商引资300亿元以上,落地凯歌电子、智维斯、孚瑞迪等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平伟5G射频模组、GPP芯片等重点项目,促成平伟伏特科创板上市。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加快食品检测、辐照中心等建设。补齐生活性服务业短板,增强电信普遍服务试点、燃气安装、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等要素保障。


专栏2: 2022年新型工业化重点项目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产业园及配套设施、射频器件及前端模组(5G)研发等项目加快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园污水处理厂、集成电路产业园金属表面处理中心、赛美康GPP芯片生产等项目启动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年度投资8.5亿元。

食品加工:奇爽柚子酒、谢鸭子卤烤鸭休闲食品、瑞丰米业米制品深加工、上口佳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力争建成投产,三峡食品辐照中心、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面制品智能化生产等项目力争启动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4.5亿元。

新材料:改性塑料加工及报废汽车拆解循环经济等项目建成投产,年产5万吨塑料母粒等项目加快建设,智能终端玻璃盖板生产、智能化陶瓷节能生产等项目启动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开展前期工作。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4.5亿元。

智能家居:驰源套装门生产等项目建成投产,智能小镇智慧制造产业项目一期(天荣家居)、亿联标准厂房等项目加快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3.5亿元。

能源(天然气、页岩气)中石化兴隆气田勘探及脱硫厂、海螺水泥综合能效提升、大页1H井钻井、长塘35kV输变电工程、储能电站、双千兆工程、分布式能源、光伏发电等项目加快建设,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等项目启动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9亿元。

高新区基础设施:绿色食品孵化园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科创中心二期、配套电力通信照明燃气工程、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应用试点示范、智慧园区、2022年度环境设施提升工程等项目建成投用,高新区拓展区基础设施及新增用地、科创中心三期、保障性租赁住房、高新大道和创新大道延伸至仁贤街道二环路、梁平火车站集装箱货运站场等项目启动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11.5亿元。

(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更高标准提升城市品质。一是积极做大城市格局。加快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合理精准划定“三线”。高水平规划“双50”城市,科学布局建产城景融合发展的城市组团。提质内部交通,打通一环路南段,延伸都梁大道等城市道路,构建“二环四纵六横”城市骨架。高标准建设双桂新区,力争扩面提质2平方公里以上,加快创成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积极推动金带、仁贤、合兴等新设街道同城化发展,进一步吸引全区人口向城区集中,力争城镇化率达到53%左右。二是积极打造精致城市。高水平实施城市更新,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0万平方米。新建城市公园5个,进一步提质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三峡竹博园,打响“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金字招牌,建设城市彩色森林2000亩、城市生态廊道3条、城市慢行绿道3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加快城市拓展区供水工程建设,扩建盐井口水厂,改造二次供水设备。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新建新能源充电桩600个。三是积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深化“大城细管”,持续开展城市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加大市容环境治理,开展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和违建、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推进城市设施维护更新行动和公交车同城化管理。优化“大城众管”,深化“马路办公”“五长制”“门前三包”等工作机制,大力解决违法建筑整治突出问题。强化“大城智管”,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行城市综合治理“一网统管”、城市运行安全“一屏通览”、融合智慧调度“一键联动”。

专栏3: 2022年新型城镇化重点项目

实施新城区征地拆迁、城市功能完善(二期)、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一环路南段、知德大道北段、湿地文化提升及休闲功能配套、高新区河道湿地公园、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以及梁平城乡协同发展等项目建设,力争启动明月山会展中心、明月山康养中心、都梁大道新建工程(锯子垭口至仁和互通)等项目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16.5元。

(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富成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是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力争农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因地制宜扩大特色产业规模,提高“梁平米、梁平柚、龙溪鱼(鳅鳝)、寿竹笋”优质品牌比重,打响“万石耕春•丰味梁平”等区域性公共品牌。深入实施“千年良田”工程,建成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10万亩,推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5.8%,粮食产量稳定在35万吨以上。建成东方希望40万吨饲料工厂、龙溪河蔬菜公园,投用鱼菜共生AI工厂。二是全面改善农村宜居环境。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创建市级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市级绿色示范村5个,改造农村户厕2000户,旧房整治提升4000户。强化农村供水保障,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完成“四好农村路”100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200公里。加强农村垃圾集中处置,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0%。三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培育壮大帮扶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安排8000万元支持重点帮扶乡镇建设大力提升基础设施、产业、公共服务水平。

专栏4: 2022年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项目

积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土地整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千年良田”试点、高标准农田、铁门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梁平开江合作示范园区、鱼菜共生AI工厂、东方希望百万头生猪、四好农村公路、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等项目建设。力争2022年度完成投资20亿元。

(五)着力增强发展动能,更大气魄深化改革开放。一是积极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编制印发《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发展规划》,筹备召开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党政联席会议第4次、第5次会议。调整优化重大项目库,加快推进巴蜀非遗文化产业园等一批示范性、带动性项目。着力产业协同,共同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联动打造“明月山”农特、文旅区域公共品牌。共同策划实施“绿色中国行”“百万青少年进田园、柚园、竹园”、百里竹海森林康养节等活动。深化毗邻乡镇合作,推动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成果二是积极推进璧山—梁平对口协同发展。开展党政代表团互访,签订年度合作协议。强化产业协作,做实“璧山高新区梁平协同创新发展园区”。加强城乡互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畅通农特产品、文旅产品销售渠道,共推乡村振兴。加强科技协作,开展科研协作项目2个以上。继续互派一批党政干部、教师、医护人员交流学习。三是积极提升外资利用水平进一步拓宽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渠道。着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外贸企业,做好农产品基地海关备案,推动柚子、柑橘等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实现梁平跨境电商零的突破积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办事便利度、政策获得度、服务满意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助企纾困“十条”等惠企政策,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达12.5%。以资产注入、资产置换、无效资产处置、特许经营权授予等方式,壮大国企资产总量,力争区属国企资产总额突破800亿元。深入推进集体产权制度、土地制度和农业经营制度等重点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以竹山镇、铁门乡为重点,扩面深化村集体“三变”改革。

(六)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更加有力建设美丽梁平。一是切实筑牢生态屏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系统性保护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全面落实林长制,实施好国土绿化行动,完成国土绿化16.5万亩、松材线虫病防治与马尾松林改培试点2万亩。全面推行河长制,深化“一镇一策”“一河一策”治理措施,六条主要河流出境水质稳定达标或优于水域功能要求。二是切实抓好污染防治多管齐下增蓝天、保碧水、护净土。加强露天焚烧、扬尘、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管控。完成12家企业20台天然气锅炉低氮改造、3家工业企业VOC深度治理。完善城区雨污管网40公里,新扩建污水处理厂2个。启动汝溪河、普里河等河道综合治理20公里,完成新盛河、袁驿河河道生态修复和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加强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1.5%,修复治理开元化工原址污染场地。三是切实落实“双碳”行动。抓细落实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行业、重要领域能耗双控,严禁新上“两高”项目,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3%。推进龙溪河源头绿色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创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验区。开展工业园区清洁生产试点,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

专栏5: 2022年生态保护重点项目

推进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PPP项目、亚行贷款重庆市龙溪河环境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示范项目、龙溪河源头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梁平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湿地污染系统治理、龙溪河(梁平段)综合治理工程、国家储备林、开元化工原址场地污染土壤治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及厨余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22亿元。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扎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一是多措并举稳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职业技能培训500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比例达95%,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二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继续推进双桂幼儿园、福德学校等项目建设,新增学位3000余个。落细落实“双减”,抓实控辍保学、学生资助工作。继续推进梁平城区初中与主城优质初中合作办学。多形式推进区内教师双向交流比例达10%,补充师资180名左右。三是加快健康梁平建设。更大力度创建国家卫生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推动区人民医院创成“三甲”。建成投用疾控中心、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推动三孩生育支持政策落地。四是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持续推行“渐退制度”“分户制度”,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积极推进“福彩圆梦·孤儿助学”、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活动等,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实现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力争城市、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分别达90%、60%。

专栏6: 2022年社会民生事业重点项目

教育:投用职教产业园二期(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推进福德学校、双桂幼儿园、袁驿镇第二小学、龙滩小学、云龙中学宿舍等项目建设,力争启动职教中心双桂校区等项目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4亿元。

医疗卫生:建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库,推进东山片区医疗振兴等项目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1亿元。

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电网改造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梁山街道西池社区文化便民服务中心改造工程(文图大楼)、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区殡仪馆等项目建设。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2.5亿元。

平安建设:加快建设三级综治中心平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执法办案信息化工程、“三所一队”、区重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等项目。力争2022年完成投资1.8亿元。

(八)全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是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结合,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模块化、流程化、标准化推动防控措施落实。强化人、物、环境同防。继续推进疫苗接种。二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深化平安梁平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持续巩固禁毒人民战争成果,扎实开展全民反诈行动,分级分类开展平安创建。升级改造“雪亮工程”,建设三级综治中心,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及时解决群众关注的矛盾问题。三是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深化安全监管“十条措施”落实,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加强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燃气、矿山、生产经营等重点领域监管,强化薄弱环节隐患排查整改,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同时,我们还要抓好退役军人事务,深化双拥共建。推动国防动员、国家安全、民族宗教、审计、统计、供销、档案、保密、外事、政务公开、史志、人防、气象、地震、邮政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推动知识产权、工会、妇女、儿童、青年、老龄、慈善、残联、社科、侨务、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鞍马犹未歇,战鼓又催征。2022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改革创新的气魄、奋发竞进的状态,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矩阵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