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228008652361T/2023-00020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财政 | [ 体裁分类 ] | 财政预算、决算 |
[ 发布机构 ] | 梁平区财政局 | [有效性] | |
[ 成文日期 ] | 2023-02-24 | [ 发布日期 ] | 2023-02-24 |
关于重庆市梁平区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重庆市梁平区 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财政工作情况
2022年,是梁平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区遭遇了最严峻的疫情、最极端的高温干旱天气、最严重的电力资源紧张,困难和压力超出预期。受此影响,财政平稳运行承压,入库税收明显下滑,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进入高峰期,收支矛盾突出,平衡压力加大。全区上下以迎接党的二十大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力应对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稳住经济大盘、稳定社会大局取得了实际成效。全区财政认真贯彻区委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民理财,为全区经济稳定发展、民生政策及时兑现、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提供了财力支撑。
(一)主要政策落实及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第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保障重大战略任务落实。进一步集中资源、聚集重点,认真落实“生态优先当标杆,绿色发展当示范”,坚定不移推进“四化一带”建设。一是聚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投入资金10.3亿元,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风口,着力构建“三区两中心九平台”预制菜产业生态,聚力打造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安排资金16.2亿元,围绕承接沿海地区和主城都市区产业转移,聚焦千亿级工业大区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着力做大做强集成电路、食品加工、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能源等特色产业,着力招大商、招好商,推动更多项目落地投产达产、企业盘大做强。二是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安排资金25.3亿元,围绕承接生态功能区人口转移,聚焦产城景融合,全力推进生态之城、品质之城、魅力之城建设,加快建设都梁大剧院、数字大厦等城市新地标,持续优化提升国际湿地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特色和品质,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三是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安排资金13.8亿元,全力支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保供,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全力支持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加大乡镇(集镇)建设投入和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更好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四是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坚持文化为旅游铸魂,旅游为产业聚气,产业为城市立基,安排资金8.1亿元,启动实施双桂田园景区康养项目,百里竹海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推进,全面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康养文化旅游目的地。五是支持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安排资金6.7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突出双桂湖生态修复,国际湿地城市提名,明月山竹海康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加快补齐污染防治设施短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倾力将梁平打造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第二,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认真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和国务院出台的一揽子财政支持稳住经济的具体落实措施。一是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减税退税降费政策。财政、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建立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以线上办理为主、线下兜底为辅,高效便捷办理留抵退税,确保该退的税款尽快退到企业账上,全区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共3亿元,其中,落实留抵退税1.4亿元、新增减税降费0.8亿元、缓税缓费0.8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二是全面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安排1.4亿元帮助困难中小微企业解难纾困,从用工、厂房租金、生产要素、贷款贴息、刺激消费等方面给予相应补贴。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货物服务采购价格扣除优惠由原来的6%-10%提高至10%-20%,大中型企业与小微企业组成联合体或者大中型企业向小微企业分包的评审优惠由2%-3%提高至4%-6%,400万元以下的工程采购项目原则上全部预留给中小企业,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由30%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加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支持力度,将担保费率下降到1%(含)以内,对支小支农担保业务保费原则上不超过1%。对符合条件的贷款企业放大信用授信额度,对经营较为困难的企业不盲目抽贷、压贷、断贷。三是加大特殊困难群体兜底政策力度。实施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护理补贴、特困人员住院护理费补贴,建立特殊困难救助、退役军人再就业帮扶机制,兜住民生底线。
第三,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全民共享水平。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年,全区民生支出5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以上。一是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坚持就业优先,安排就业资金0.9亿元,深入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组合拳,不断完善就业优先宏观调控机制,落实职工在岗培训补贴等政策,抓好抓实高校毕业生、农村务工人员、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增加企业就业岗位,保障人民收入水平。二是支持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连续第18年提高企业养老金水平,连续第7年同步调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30元。安排1.5亿元加大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将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17元、581元、932元。安排1,800万元兑现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补贴和支持区、乡镇、村(社区)三级发展养老服务。安排1,200万元,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安排1.1亿元及时兑现优抚对象抚恤、生活补助以及退役军人生活解困、社保接续等政策。三是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年教育支出20.1亿元,推进学前教育行动,全面落实“三免一补”政策,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完善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支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支持新区学校建设、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四是支持提供惠民高效的健康卫生服务。全年医疗卫生支出达5.7亿元,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从人均590元提高到610元,基本公共卫生投入从人均79元提高到84元,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和村医补助有效落实,将独生子女死亡和伤残父母特别扶助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月1000元、800元,实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护理保险,新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项目,人均医疗资源水平进一步提升,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缓解。五是支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安排资金1亿元,赤牛城完成第三期考古发掘验收,支持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中心等和体育场馆免费开放,常态化运行维护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市民文化体育生活。
第四,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六保”“六稳”。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做好“六稳”工作,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一是积极争资立项。抢抓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机遇,围绕中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规划重点,加强重大项目的策划、包装、储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35.3亿元,债券资金68.5亿元,不断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为梁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财政动力。二是兜牢“三保”底线。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低效无效支出,腾退超标准、超承受能力保障政策,年初预算优先安排“三保”等刚性支出,从源头避免“三保”资金被挤占挪用,坚决兜住“三保”底线,不留硬缺口。严格预算约束,严禁违反规定乱开口子、随意追加预算。三是强化财税征管。积极应对实施“营改增”后税源、税收征管变化,健全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税收协税护税机制,加强重点税源、重点行业税收征管,进一步强化零散税收和欠税的清缴,努力挖潜增收,严格规范减免、缓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大政府资产、资源盘活力度,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大关。四是严格绩效管理。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预算绩效原则,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绩效管理机制,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防止资金沉淀,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花出效益来。五是强化债务管理严防债务风险。组建政府隐性债务和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工作专班,全面清理国有平台类公司债务,明确监管体制和责任分工,建立统筹协调、集中监管、动态监测等管理机制。制定实施平台类公司“一企一策”监管方案,完善制定国有公司融资审批流程,审慎开展项目新增融资。政府及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可控,未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第五,切实担当新发展使命,加快健全现代财政制度。坚持改革创新,勇于攻坚克难,全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稳步健全完善权责清晰、财力协调的现代财政管理体制。一是加大对乡镇(街道)转移支付力度。以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原则为前提,加大财力下沉力度,不断扩大乡镇财政管理权限,全年乡镇(街道)一般性转移支付6.2亿元,较上年增加近0.9亿元,增长16.1%。二是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区四大家机关带头,按5%左右压减运行经费,凡是没有市委、市政府明文规定需新增工作经费预算由部门单位在原预算额度中调剂解决。三是积极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按照规范和统一预算管理工作流程、要素和规则,将项目库、资产、采购、绩效以及预算、核算、决算进行整合,全面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自动化水平,改革成效走在全市区县前列。四是深化财政评审和政府采购改革。财政评审审减3.3亿元,审减率21%。政府采购节约资金0.3亿元。五是全面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按照预算法实施条例要求,不断扩大预决算信息公开范围和内容,76个部门564个单位全部公开预决算信息、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和项目绩效目标。
(二)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和服务代表委员情况。
一是严格落实人大决议决定。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认真执行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重庆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相关规定,严格按照区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预算安排,以及区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批准的预算调整方案,认真执行各项财政收支预算。依法向社会公开财政奖补等财税政策,以及政府性融资担保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延长重点群体税收优惠政策等财政信息,主动宣传政策、回应关切。
二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完善工作联系报告制度,先后12次向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区人大调研会议,报告财政运行、减税降费、债务管控、国有资产管理等情况,回答询问、接受监督、听取意见,并按照审议意见推进工作,提升财政资金和政策的效能。落实预算公开评审机制,在2023年区级预算编制过程中,邀请区人大专委会委员、区政协经济委委员、审计和财经专家进行预算公开评审,审减支出预算11.4亿元,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对接人大联网监督系统,灵活运用线上、线下监督平台,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持续加强和改进财政管理工作。
三是认真办理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坚持把办理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作为做好财政工作的重要抓手,把牢“办前关”、严控“过程关”、紧盯“转化关”,条件成熟马上办、条件欠缺创新办、难点建议合力办。2022年,财政办理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7件,其中主办1件,代表委员关于基层公共服务中心、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有力推动重点民生问题解决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执行数 |
支出 |
执行数 |
一、本级收入 |
301,094 |
一、本级支出 |
695,828 |
税收收入 |
136,386 |
||
非税收入 |
164,708 |
||
二、转移性收入 |
624,879 |
二、转移性支出 |
230,145 |
上级补助 |
341,835 |
上解市级 |
21,241 |
政府债券转贷收入 |
167,795 |
地方政府债务还本 |
149,359 |
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5,710 | |
调入资金 |
95,903 |
调出资金 |
|
上年结转 |
19,346 |
结转下年 |
53,835 |
总计 |
925,973 |
总计 |
925,973 |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1,09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4%,其中,税收收入136,386万元,按自然口径计算分别增长8.8%、下降2.2%,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分别增长10.8 %、2.1%。非税收入164,708万元,增长19.8%。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41,83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67,795万元、调入资金95,903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9,346万元后,收入总计925,973万元。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95,828万元,增长2.7%,完成调整预算的94.6%。加上上解市级支出21,241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149,359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710万元和结转下年支出53,835万元后,支出总计925,973万元。
2. 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2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执行数 |
支出 |
执行数 |
一、本级收入 |
224,482 |
一、本级支出 |
681,535 |
二、转移性收入 |
580,001 |
二、转移性支出 |
122,948 |
上级补助 |
11,310 |
上解市级 |
10,344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 |
517,300 |
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 |
4,500 |
抗疫特别国债 |
调出资金 |
95,903 | |
上年结转 |
51,391 |
结转下年 |
12,201 |
总计 |
804,483 |
总计 |
804,483 |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24,482万元,增长9.8%,完成调整预算的99.8%。加上级补助收入11,31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17,300万元和上年结转收入51,391万元后,收入总计804,483万元。
——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81,535万元,增长166.8%。加上上解市级支出10,344万元、调出资金95,90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4,500万元和结转下年支出12,201万元后,支出总计804,483万元。
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2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执行数 |
支出 |
执行数 |
一、本级收入 |
1,039 |
一、本级支出 |
1,039 |
二、转移性收入 |
二、转移性支出 |
||
总计 |
1,039 |
总计 |
1,039 |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39万元(全部为区级),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39万元(全部为区级),完成调整预算的100%。
(二)区级执行情况。
1.区级一般公共预算。
2022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执行数 |
支出 |
执行数 |
一、本级收入 |
300,903 |
一、本级支出 |
612,415 |
税收收入 |
136,386 |
||
非税收入 |
164,517 |
||
二、转移性收入 |
624,666 |
二、转移性支出 |
313,154 |
上级补助 |
341,835 |
上解市级 |
21,241 |
乡镇上解 |
补助乡镇 |
83,137 | |
政府债券转贷收入 |
167,795 |
地方政府债务还本 |
149,359 |
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
5,710 | |
调入资金 |
95,903 |
调出资金 |
|
上年结转 |
19,133 |
结转下年 |
53,707 |
总计 |
925,569 |
总计 |
925,569 |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903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4%,其中,税收收入136,386万元,按自然口径计算分别增长8.8%、下降2.2%,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分别增长10.9%、2.1%。非税收入164,517万元,增长19.9%。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41,83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67,795万元、调入资金95,903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9,133万元后,收入总计925,569万元。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2,415万元,增长3.1%,完成调整预算的93.7%,加上上解市级支出21,241万元、区对乡镇补助支出83,137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支出149,359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710万元和结转下年支出53,707万元后,支出总计925,569万元。
(1)区级主要支出执行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6,002万元,增长2.8%,为调整预算的84.1%。公共安全支出29,297万元,增长12.8%,为调整预算的114.1%。教育支出167,883万元,增长0.7%,为调整预算的102.8%。科学技术支出4,763万元,增长3.1%,为调整预算的83.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8,915万元,增长14.1%,为调整预算的101.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7,037万元,增长5.1%,为调整预算的88.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5,143万元,增长12.6%,为调整预算的83.7%。节能环保支出38,679万元,增长20.1 %,为调整预算的136.4%。城乡社区支出30,604万元,下降11.4%,为调整预算的89.2%。农林水支出71,264万元,增长14.4%,为调整预算的104.6%。交通运输支出21,318万元,下降41.6%,为调整预算的78.6%。产业发展支出7,991万元(资源勘探、商业服务业、金融、粮油物资四个科目之和,下同),增长20.5%,为调整预算的66.2%。自然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5,967万元,增长14.3%,为调整预算的85.5 %。住房保障支出25,040万元,增长16.5%,为调整预算的82.6%。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3,146万元,下降24.1%,为调整预算的76.0%。
(2)区级对乡镇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为:区对乡镇转移支付83,137万元。一是财力性转移支付48,472万元,主要用于:保障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村(社区)组人员经费和运转经费以及离任村干部补助和老党员生活补助,落实本土化人才建设、村(居)务监督工作和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积极支持乡镇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二是专项转移支付34,665万元,主要用于:支持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综合改革、社会保障、工商业发展等重点专项项目建设。
区级安排预备费10,000万元,主要用于疫情防控、抗旱灭火救灾、生态环境整治及排危等。
2022年初,区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255万元。2022年底通过统筹结转结余、零结转收回、政府性基金调入等方式补充5,710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累计余额5,965万元。
2.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2年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执行数 |
支出 |
执行数 |
一、本级收入 |
224,482 |
一、本级支出 |
678,773 |
二、转移性收入 |
580,001 |
二、转移性支出 |
125,710 |
上级补助 |
11,310 |
上解市级 |
10,344 |
乡镇上解 |
补助乡镇 |
2,762 | |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 |
517,300 |
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 |
4,500 |
抗疫特别国债 |
调出资金 |
95,903 | |
上年结转 |
51,391 |
结转下年 |
12,201 |
总计 |
804,483 |
总计 |
804,483 |
——区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24,482万元,增长9.5 %,完成调整预算的99.8%,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1,31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517,300万元和上年结转收入51,391万元后,收入总计804,483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83,552万元,增长19.7 %,完成调整预算的100.3%。
——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78,773万元,增长170.5 %,完成调整预算的98.0%,加上上解市级10,344万元、补助乡镇2,762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4,500万元、调出资金95,90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2,201万元后,支出总计804,483万元。
(三)政府债务限额、余额及举借偿还情况。
2022年,市财政核定全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60.5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56.05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04.46亿元。年末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0.51亿元,在核定限额之内,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2022年,市财政下达全区地方政府债券68.5亿元,其中:新增债券53.1亿元,再融资债券15.4亿元。新增债券中,政府外债0.2亿元,用于龙溪河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保护项目;一般债券1.6亿元,主要用于医疗卫生、公共安全、教育、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债券51.3亿元,主要用于都梁新经济活力区、高新区产业园、农文旅融合、职业教育、康养和水利项目等。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经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财政工作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财政收入总量不大,非税收入占比偏高,收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项目储备不足,债券资金使用不规范,存在“钱等项目”现象;一些项目绩效目标设定不科学,绩效自评不够客观,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升;部分单位非税收入管理不够规范,存在套取骗取、挤占挪用专项资金情况,财经纪律还需持续强化。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三、2023年工作安排
(一)2023年财政工作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各位代表,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梁平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展现新作为的开局之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十五届三次全会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整体联动、系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和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建设,努力实现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确保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作出梁平贡献开好局、起好步。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23年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重点把握五个方面:一是落实税费支持政策,助企纾困解难。增强政策精准性针对性,突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二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保障重大战略任务。加大财政资金资产资源统筹力度,优化组合财政金融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为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重大部署提供财力保障。三是坚持有保有压,优化支出结构。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健全财力长效保障机制,完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持续推动财力下沉,切实兜住“三保”底线。四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财政治理效能。优化预算管理制度,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强化国有资产和资本管理,加强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五是着力遏增量化存量,防控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严格审查把关政府债券投资项目,增加投资有效性。压实各方责任,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开展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行动。坚决制止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加强政府融资平台管理,确保财政可持续和政府性债务风险可控。
(二)2023年财政重点工作。
一是抓好“开源”,把稳积极财政政策基本盘。加强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落实财税库银协调机制,群策群力、逐旬逐月抓好落实,确保全年本级收入预期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一是加强征管。会同税务部门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税收征管,健全建筑业、非煤矿山税收管控,加强政府投资回居安置房、交通建设等政府公建项目税收清理和土地出让欠款追缴,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二是积极向上争资。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和一区两群、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认真研究上级资金、项目分配政策,把准政策要点、看准投资重点,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全力争取中央和市级项目资金、各类专项转移支付、政府债券资金。三是统筹资产资源。加大土地储备出让力度,加强三资统筹,盘活闲置资产资源,推进闲置回居房、广告位经营权、矿业权、河道采砂权等利用处置。
二是抓好“节流”,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百姓的“好日子”。一是对工资、运转、基本民生资金足额保障。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加强财政管理、统筹做好资金调度,兜牢“三保”底线。二是对重点项目资金优先安排,留足预算,做好资金保障方案。加大上级资金、本级资金,预算资金、自有资金,债券资金、存量资金的统筹力度,对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尽快形成有效投资,对非重点、非紧迫的项目,坚决停下来,切实缓解财政当前支出压力。三是调整腾退低效、无效的支出,用政府的“紧日子”换取人民群众的“好日子”。打好“铁算盘”,当好“铁公鸡”,从严管控各类经费支出,压减“三公”经费、一般性支出,精简会议、培训、庆典等公务活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控年度中增支。
三是抓好“保重”,让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一是积极落实好“六稳”、“六保”。 继续落实制度性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落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纾困惠企十条措施》,精准推动各项惠企纾困措施直达企业。按规定及时足额兑现对市场主体的政策性补贴补偿,积极支持发展。二是培植好新兴财源税源。以打造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为抓手,创新驱动为引领,充分发挥孵化园、科创中心平台作用,聚焦集成电路、休闲食品两大产业集群,围绕智能家居、新材料、新能源、通用航空四大特色产业,大招商、招大商,推动更多项目落地投产达产、企业盘大做强,培植骨干产业和新兴优质税源,为财政增收提供源头活水。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统筹上级专项资金、债券资金、融资资金,紧紧围绕提升国际湿地城市特色品质、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康养文化旅游目的地、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做好“资金池”与“项目池”的对接平衡,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
第四,抓好“增效”,深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一是转变理财思路,全面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将依托行政权力、国有资源(资产)获取的收入以及特许经营权拍卖收入等政府性资源全面纳入预算统筹,将各部门和单位依法依规取得的各类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盘活各类存量资金,实施跨年度预算平衡,切实增强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国家发展规划的财力保障。二是落实好新一轮中央预算管理改革各项要求,持续深化财政预算一体化改革。以系统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横向全流程整合预算管理制度和业务环节,纵向贯通中央、市、区县、部门和乡镇(街道)各级财政预算管理,构建“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实现财政资金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动态监控,从而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三是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做到花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加强财政政策评估评价,增强政策可行性和财政可持续性。严格绩效目标管理,实现绩效目标与预算同步申报、同步审核、同步批复下达。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就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分类处置。建立绩效自评、重点评价机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有机衔接。
第五,抓好“风控”,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一是坚守债务管理底线。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加强风险评估预警结果应用,有效前移风险防控关口。积极筹措、统筹调度资金,确保到期法定债券、隐性债务按期偿还,确保年度化解债务目标全面完成,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二是加强资金常态化监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特殊转移支付决策部署,在直达资金单独下达、单独标识的基础上,通过预算一体化系统,建立实名台账,动态监测,确保数据真实、账目清晰、流向明确,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规范人员类、公用经费类、特定目标类项目调整调剂,加大资金支付审查力度,优先保障“三保”支出和重点支出,不断提高资金效益。三是加大财政监督检查。深入贯彻落实预算法等法律法规,依法理财、用财,严肃财经纪律,重点选择社会关注度高和涉及民生领域财政资金,加大财政监督检查、追责问责力度,严肃查处挤占、挪用、套取、骗取财政资金、违规举债新上项目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财政政策、资金落地有效。
第六,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奋发有为推进财政事业发展。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区委安排有效落实。二是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财政管理全过程,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为财政管理和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三是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围绕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敢闯敢干、唯实争先,全面推进财政事业发展。
四、2023年预算草案
(一)全区(含乡镇)财政收支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329,690万元,增长9.5%。其中,税收收入预计156,830万元,增长15.0%。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加上市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250,468万元、调入资金95,000万元和上年结转53,835万元后,收入总计728,993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708,832万元,增长1.9%,加上解市级支出20,161万元后,支出总计728,993万元。
2023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预算数 |
支出 |
预算数 |
一、本级收入 |
329,690 |
一、本级支出 |
708,832 |
税收收入 |
156,830 |
||
非税收入 |
172,860 |
||
二、转移性收入 |
399,303 |
二、转移性支出 |
20,161 |
上级补助 |
250,468 |
上解市级 |
20,161 |
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 |
地方政府债务还本 |
||
调入资金 |
95,000 |
调出资金 |
|
上年结转 |
53,835 |
结转下年 |
|
总计 |
728,993 |
总计 |
728,993 |
2.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236,000万元,增长5.1%,加上市级提前下达的转移支付收入7,309万元和上年结转12,201万元后,收入总计255,510万元。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55,510万元,下降77.2%,加上上解市级5,000万元、调出资金95,000万元后,支出总计255,510万元。
2023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预算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预算数 |
支出 |
预算数 |
一、本级收入 |
236,000 |
一、本级支出 |
155,510 |
二、转移性收入 |
19,510 |
二、转移性支出 |
100,000 |
上级补助 |
7,309 |
上解市级 |
5,000 |
政府债券转贷收入 |
政府债券还本支出 |
||
上年结转 |
12,201 |
调出资金 |
95,000 |
总计 |
255,510 |
总计 |
255,510 |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全部为区级)预计2,000万元,其中:利润收入1,500万元。本级支出(全部为区级)安排2,000万元。
2023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预算数 |
支出 |
预算数 |
一、本级收入 |
2,000 |
一、本级支出 |
2,000 |
二、转移性收入 |
二、转移性支出 |
||
总计 |
2,000 |
总计 |
2,000 |
(二)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草案
2023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预算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预算数 |
支出 |
预算数 |
一、本级收入 |
329,000 |
一、本级支出 |
658,498 |
税收收入 |
156,830 |
||
非税收入 |
172,170 |
||
二、转移性收入 |
399,175 |
二、转移性支出 |
69,677 |
上级补助 |
250,468 |
上解市级 |
20,161 |
调入资金 |
95,000 |
补助乡镇 |
49,516 |
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 |
地方政府债务还本 |
||
上年结转 |
53,707 |
结转下年 |
|
总计 |
728,175 |
总计 |
728,175 |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329,000万元,增长9.3%,其中:税收收入预计156,830万元,增长15.0%;非税收入172,170万元,增长4.7%。加上市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250,468万元、调入资金95,000万元和上年结转53,707万元后,收入总计728,175万元。
——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658,498万元,增长7.5%。加上上解市级支出20,161万元、区对乡镇转移支付49,516万元后,支出总计728,175万元。
1.区级主要支出项目预算安排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55,998万元,增长21.7%。公共安全支出安排25,665万元,下降12.4%。教育支出安排162,875万元,下降3.0%。科学技术支出安排6,092万元,增长27.9%。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6,397万元,下降2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94,558万元,增长22.7%。 卫生健康支出安排60,241万元,增长9.2%。节能环保支出安排26,846万元,下降30.6%。城乡社区支出安排21,387万元,下降30.1%。农林水支出安排89,033万元,增长24.9%。交通运输支出安排22,532万元,增长5.7%。产业发展支出安排7,562万元,下降5.4%。自然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安排7,440万元,增长24.7%。住房保障支出安排27,732万元,增长10.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4,702万元,增长49.5%。
2.区对乡镇转移支付预算安排为:区对乡镇转移支付49,516万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48,36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1,148万元。
3.区级预备费安排10,000万元。预备费在年度执行中根据实际用途分别计入区级支出和对乡镇的转移支付。
按照预算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预算批准前必须安排的人员、基本运转等支出,已作相应安排。
(三)区级政府性基金预算草案
2023年区级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表
单位:万元
收入 |
预算数 |
支出 |
预算数 |
一、本级收入 |
236,000 |
一、本级支出 |
154,654 |
二、转移性收入 |
19,510 |
二、转移性支出 |
100,856 |
上级补助 |
7,309 |
上解市级 |
5,000 |
乡镇上解 |
补助乡镇 |
856 | |
政府债券转贷收入 |
政府债券还本支出 |
||
上年结转 |
12,201 |
调出资金 |
95,000 |
总计 |
255,510 |
总计 |
255,510 |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236,000万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87,650万元。加上市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7,309万元和上年结转12,201万元后,收入总计255,510万元。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54,654万元,加上上解市级5,000万元、补助乡镇856万元和调出资金95,000万元后,支出总计255,510万元。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财政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以更加务实的作风、以更加有为的担当,扎扎实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梁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作出梁平贡献而团结奋斗。
名词解释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包括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其中,非税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主要包括土地收入、城市建设配套费。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主要为国企上缴利润收入、产权转让收入。
社保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目前是全市统筹,由市统一编制、我区不单独编报。
财政转移支付: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主要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
债券资金:即地方政府债券资金,是指重庆市政府以政府的信用为基础并承诺偿还本息,自主向社会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集的财政资金。按债券发行类别分为置换债券资金和新增债券资金,按预算管理分为一般债券(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和专项债券(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六稳”、“六保”:“六稳”是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六保”是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公务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三保”: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三资”:指资源、资产、资金。
留抵退税:指增值税留抵退税,即把增值税期末未抵扣完的税额退还给纳税人。增值税实行链条抵扣机制,以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财政部贯彻落实中央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以系统化思维和信息化手段,横向全流程整合预算管理制度和业务环节,纵向贯通中央、市、区县各级财政预算管理,构建“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实现财政资金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动态监控,从而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