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关怀版 政务新媒体矩阵
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已归档)

高列的“土”面

日期: 2020-06-30
字体:


“土”面的面皮至少要赶压3道。操作中,高列的妻子莫伦会动作迅速,是他最好的帮手。


过去制面是人工手摇面机,出面速度随时可掌控,而今电动面机出面,速度快,稍不麻利,挂面就会挤成一团,严重影响挂面质量。


晾晒“土”面,天气很重要,气温太高容易出现掉面、垮面,故而最佳出面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至10时。


成品的挂面2.5公斤一把,个头大,使用报纸裹面、枯草捆面,真还有些“土”。

说起挂面,福禄镇的“土”面还有点名气。

因为这“土”面涨势好、久煮不溶不易断,吃起来很有嚼劲。

在福禄镇的青桥、大同桥和四安桥这“三桥”之地,历史上有制作“土”面的传统和技术,与其他地方的面坊比较,其名气要大些,且保留至今的“土”面坊也相对多点,福禄面条也因这“三桥”而出名。如今,人们习惯把福禄区域内生产的面条统称为福禄“土”面或福禄面条。

所谓“土”面,主要是从面粉的纯度、生产制作流程、包装等方面来判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挂面,因面粉普遍都不精,做出来的挂面颜色不白而偏麦麸色,同时制作过程除压面、出面靠机器外几乎全是手工操作,故那时的挂面都叫“土”面或手工面条。现如今,制作面条的厂家、公司众多,且基本是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传统手工制面坊保存下来的不是很多,现位于福禄镇青桥村的高列面坊便是保存下来的老“土”面坊之一。

之所以能保留下来并至今仍在生产“土”面,这与承包村里这个面坊的“老板”有关。

此人名叫高列,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青桥村三组农民,中等个儿,今年57岁,尽管岁数不算很大,但一脸写满了沧桑与憨厚,一副典型的山区农民相。30岁那年,高列跟着师父学得了一手做“土”挂面的好手艺,并与他人合伙承包了村里这个唯一的面坊,开始经营“土”面的生产与销售。由于经营不善,几年后关闭,账算下来仅仅挣了100多元。加上那时儿女年幼,高列自己也患上支气管炎、严重的胃溃疡等疾病,花了不少钱治病,隔了几年,妻子莫伦会又生病做手术等,家中因此债台高筑,内外交困,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区、镇、村对高列提供了层层帮扶,帮助他贷款购买了面机等设备,重新承包了村里的面坊,让他做“土”面的手艺又有了用武之地。

这两年,高列夫妻倾力经营着他们的这家“土”面坊:为确保“土”面特色,夫妻俩坚持井水和面、手工揉面、土纸包面、枯草捆面,并在精面中参合了小部分梁平本地麦子磨的面,使其更有“土”的味道;遇上节假日需求量大时,便和妻子早起晚归,加班加点;为避免夏天气候炎热,做出的面条因气温高而易垮易掉的问题,他们常常一清早就开工做面,同时在价格上优惠,从不缺斤少两。

通过夫妻俩的勤劳与坚守,“土”面坊生意日渐兴隆,旺季每天可加工“土”面近200公斤,利润200多元,年收入达2万多元。如今,高列的女儿在万州做生意,儿子大学毕业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家中的负担极大减轻,不仅偿还了以前的债务,家中还有了一些存款,全家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谈及这些,高列开心地笑了。他表示,会坚持把“土”面做下去,因为这“土”面,已成为家乡人离不开的重要食物之一,更是乡亲们心中那份永远的记忆和乡愁。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