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问答 关怀版 政务新媒体矩阵
导航
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已归档)

下足绣花功夫 确保如期高质量脱贫 梁平“四面出击”决战脱贫奔小康

日期: 2020-04-22
字体:

梁平区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图为新修的水泥公路蜿蜒至山区农家,成为脱贫致富路 摄/吴 宇

梁平区紫照镇桂香村,扶贫干部和贫困户一起晒菜头、聊家常、话脱贫 摄/熊 伟

梁平区柏家镇举办以“消费扶贫”为主题的农特产品展销会 摄/刘 辉

梁平区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和电商扶贫,贫困户种植的梁平柚畅销全国各地 摄/张常伟

梁平区福禄镇青桥村建卡贫困户谭从杰在花椒基地务工,每年有近万元的工资 摄/熊 伟



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

一年来,梁平区拿出决战决胜的精神状态,围绕强化扶贫力量、夯实产业基础、做大消费扶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四面出击”,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下足“绣花”功夫,集中力量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壁垒,切实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一面:强化扶贫力量尽锐出战攻壁垒

梁平虽然不是重点贫困区县,但全区上下深刻认识到,脱贫任务依然不轻,必须保持决战决胜姿态,以更强烈的担当、更有力的举措、更务实的作风,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在全市15个非重点区县中,梁平区率先成立区脱贫攻坚办,与区扶贫办合署办公;在全区范围内挑选熟悉政策、熟悉业务、熟悉基层的扶贫干部充实到区脱贫攻坚办,配备专职扶贫工作人员18名,负责全区脱贫攻坚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强化33个乡镇(街道)扶贫开发职能,在原有1名分管领导基础上,明确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统筹抓好脱贫攻坚工作。

“坚持市管领导‘包镇’、区管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组’、帮扶责任人‘包户’。”梁平区34名区领导负责对所联系乡镇(街道)农户“两不愁三保障”排查工作进行全面现场督促督导,并到所联系乡镇(街道)遍访到村,实地协调解决排查发现的具体问题;104个区级帮扶部门和33个乡镇(街道)班子成员共同制定具体“包村”工作方案,逐村逐户开展排查,并负责对所包村的“两不愁三保障”排查工作进行现场督促,与村组干部共同研究、解决排查发现的具体问题;1480名驻村干部牵头负责指导村组干部、帮扶责任人开展排查工作,协助解决排查发现的具体问题;全区5153名帮扶责任人对所帮扶联系的8664户25157名贫困人口开展户户现场排查,切实解决排查发现的具体问题。全区形成了“领导带头、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良好格局。

据介绍,在开展排查工作中,梁平区全面推行“五看五查四讲四助”工作法,因户帮扶、精准施策,进一步开展精准帮扶。“五看”,即一看吃穿;二看住房;三看劳动力;四看学生娃;五看饮用水。“五查”,即一查帮扶对象扶贫政策知晓及享受情况;二查扶贫手册是否填写规范无误,档案资料是否齐全;三查帮扶措施是否精准,符合农户实情;四查问题整改清单是否整改到位,查老问题是否反弹;五查贫困户家庭收入是否稳定达到脱贫标准。“四讲”,即一讲清脱贫及惠民政策;二讲清农村相关法律及村规民约;三讲清贫困群众的不解和疑惑;四讲清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道理。“四助”,即一助贫困户发展符合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条件的产业,拓宽增收渠道;二助贫困户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等,促进实现就业;三助贫困户打扫清洁卫生,做到干净整洁少生病;四助贫困户提高自身能力和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

第二面:提高“主导+特色”产业扶贫质量

5年前,铁门乡长塘村2组村民蒋凤永还是建卡贫困户。2018年,在乡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他申请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养殖肉猪10多头、生态兔100多只,实现了稳定脱贫。2019年,蒋凤永荣获重庆市2019年度脱贫攻坚奋进奖。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更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最有力最可靠的支撑。”梁平区相关负责人称,梁平区坚持产业发展“主导+特色”并重,大力发展“粮猪菜”三大保供产业、“柚竹渔”三大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按照“劳力能力所及、现代传统均可、集中分散都行”的原则,引导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有一个主导产业,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有一个增收产业项目。

党的十九大以来,梁平区累计投入各类产业扶贫资金近5000万元,33个乡镇(街道)、10个市级贫困村和6个相对贫困村发展李子、柚子、麻竹、花椒、榨菜、辣椒、蔬菜、高山大米、中药材等扶贫主导产业,6078户贫困户发展了种植养殖增收产业,落实16名中高级技术人才组建4个产业扶贫专家组,并选聘2538名产业指导员,开展产业发展咨询和技术指导培训,每月入户指导帮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帮助销售农产品。

同时,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财政专项扶持基金,投入950万元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现在,紫照镇桂香村发展中蜂养殖和光伏发电产业、蟠龙镇老林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铁门乡长塘村发展光伏发电产业、复平镇小山社区发展“黑天池”乡村旅游产业、星桥镇高都村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曲水镇聚宝村建设农产品展销中心、石安镇里程村发展光伏发电产业、柏家镇三新村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与麻竹种植产业、福禄镇青桥村发展建设花椒烘干房(含冻库)与吊瓜项目、大观镇庙坝村发展梁平柚标准果园与柚子深加工产业,目前项目已建成投产,贫困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10个市级贫困村均已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并持续产生经营性收入。”梁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还建立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机制,让贫困户获得产业和“三金”(土地流转租金、就近务工薪金、入股分红股金)收入,村集体按照本年可分配收益不高于40%的比例提取公积公益金,剩余部分可按股份分配给每位成员。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减贫带贫,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推广“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等模式,签订订单,解决贫困户种、管、销问题,在贫困村组建设生产基地4580亩,涉及贫困户282户,年产值1510万元。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鼓励贫困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入股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市级贫困村现有专业合作社47家,4856户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占贫困户总数的55.2%。

第三面:抓牢“三大主体”做大消费扶贫

铁门乡长塘村高山大米、柏家镇三新村羊肉、石安镇里程村蜂蜜……今年1月初,梁平区“消费扶贫爱心购”活动在区人民广场举行。来自10个市级贫困村近40名贫困户自产的20余种农特产品引来市民争相抢购。

“消费扶贫是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有力抓手。”梁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互利共赢原则,通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示范,让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积极跟进,社会各界通过消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产品与服务,帮助他们增收脱贫,形成消费扶贫新格局,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据介绍,梁平抓牢“三大主体”做大消费扶贫。一是抓牢供给侧主体,主要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农产品生产的群众。10个市级贫困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在保障“两不愁三保障”的前提下,摸清农产品底数,组织、引导群众生产和销售。二是抓牢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餐饮协会等需求主体,10个市级贫困村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带头消费,区内机关、学校、医院、国企等单位协议消费,通过“以购代捐”“协议采购”等方式,对接购买大米、南瓜、红薯、土鸡、土鸡蛋等贫困户的农特产品。三是抓牢搭建电商平台和畅通物流通道等中间环节主体。农村电商和物流,一头连着贫困乡村,一头连着消费市场,梁平借助本地电商企业平台,推动线上线下齐头并进。

党的十九大以来,梁平区线上发挥本地电商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建设贫困村电商服务站,免费培训贫困地区有意愿从事电商行业的人员300余名,开设活跃网店50余家,并整合邮政及快递公司等物流企业物流资源,降低成本,切实解决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难题。线下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展销活动,积极组织贫困村农特产品参加扶贫爱心购、商品展等各类会展,拓宽销售渠道。

据介绍,大观镇大兴村开设活跃网店4家,线上销售南瓜5000余斤、干豇豆400余斤,有效激励村民增收信心。复平镇积极落实消费扶贫增收机制,在名豪广场开展消费扶贫展销会,销售小山社区的冬瓜、南瓜、蜂蜜、红薯等农特产品,参展产品供不应求。

截至目前,梁平区通过消费扶贫的方式销售贫困村组农特产品810万元,其中线上销售约315万元。

第四面:强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下雨就漏。”70岁的江崇术是石安镇里程村的低保户。一年前,他还住在土坯房里,年久失修,房屋破裂。去年,镇里将他的房屋确定为农村D级危房实施改造。现在,老人家住进了新房。“有客厅、厨房、卫生间和3间卧室。”江崇术高兴地说。

去年以来,梁平区采取“人房同框、户户见面”方式集中开展多轮困难群众住房安全排查,对建卡贫困户、低保户、残疾人、分散供养的特困户“四类重点对象”房屋户户开展鉴定,并全部挂牌,明确安全等级。同时,区财政投入600余万元对“四类重点对象”实施危房改造、旧房提升和动态清零,确保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在教育保障上,梁平区抓实控辍保学,抓细学生资助,开展区外就读学生摸排,坚持义务教育精准到户到人。在疫情防控期间,帮助430名困难家庭学生(其中建卡贫困户学生129名)解决线上课程学习问题。安排区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0万元,对所有村小教学点实施旱厕改造,为9所村小教学点添置课桌凳389套,对16所村小教学点校园环境进行维修改善、增添多媒体设备及篮球架,切实补齐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短板。

医疗保障上,一是基本医疗全覆盖,确保建卡贫困户100%参保、100%享受资助参保;二是组织区鉴定医疗机构专家深入乡镇集中为880名建卡贫困户办理特病证,做到应办快办、应办尽办;三是建好区、乡镇、村居医院和卫生室,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四是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专项行动。截至今年3月,大病集中救治569人,救治进度100%,慢病签约服务4018人,占需签约服务人数的100%;重病兜底保障2992人,占需兜底人数的100%。去年,梁平区健康扶贫医疗救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000余人次,救助金额1141.71万元。

“切实做好‘三保障’基础上,着重加强农田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梁平区相关负责人称,梁平区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精准谋划、统筹考虑,扎实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管理和农村贫困人口入户道路建设,切实保障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提升贫困群众幸福感。

一是优先实施10个市级贫困村、6个相对贫困村、18个贫困组交通扶贫项目约125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行政组通畅率100%、乡镇行政村通客率100%,为沿线乡镇、村组特别是贫困群众带去了人气、财气。2019年,梁平区获评重庆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区县称号。

二是投入1000万元专门用于贫困户入户便道建设,实现贫困户入户便道全覆盖,打通贫困户最后的出行障碍,进一步方便贫困户生产生活。

三是先后6次全面核查贫困人口饮水状况,筹集资金4100万元,通过延伸供水管网,修建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集雨池、卫生井及净化设施等方式,因村因组因户施策,全面解决了10个市级贫困村和全区2.5万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2019年,全国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工作现场推进会和全市农村饮水安全暨巩固提升试点现场推进会在梁平召开。梁平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得到水利部和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四是投入1500万元在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村所在乡镇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试点,利用乡村振兴市级专项资金3500万元在全区范围实施产业扶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农村户厕改造、人居环境整治、面源污染治理等脱贫成果巩固提升项目,以脱贫攻坚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以乡村振兴开创脱贫攻坚新局面。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