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28771760534P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梁平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梁平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参保单位和个人提供养老、工伤等社会保险服务。落实社会保障政策 经办社会保险具体事务 | |||
住所 |
重庆市梁平区双桂街道办事处桂西路行政中心4号楼 | |||
法定代表人 |
舒宗全 | |||
开办资金 |
594(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梁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1 |
121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4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变更。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持续扩面征缴,全面实现群众应保尽保 社会保险参保扩面人数累计达54.87万人,征收社会保险费和职业年金17.39亿元。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9.18万人,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9.14万人)的100.44%,征收114980万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79034万元)的145.4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5.93万人,征收12677万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6630万元)的191.21%;机关事业单位参保1.4万人,征收44310万元(其中职业年金16230万元);工伤保险参保8.36万人,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7.2万人)的116.11%,征收1975万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1810万元)的109.11%。 (二)按时足额发放,全力确保待遇应享尽享 1.社会保险待遇发放累计达188.52万人次,发放金额22.92亿元,实现了按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100%的目标任务。其中: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发放73.61万人次,支出15360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103.52万人次,支出23155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发放8.87万人次,支出49752万元,职业年金发放2.14万人次,支出489.97万元;工伤保险待遇发放3797人次,支出2182万元(市下达目标任务1892万元)。 2.完成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今年我区共有66928人参加养老金调整(其中企业职工59653人,机关事业单位7275人),调待共计补发养老金4540.27万元。城镇企业职工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达2088元/人/月,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达5458元/人/月,城乡居民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达223.67元/人/月。 (三)推进智慧人社建设,做好新系统上线工作 1.按照市局的统一安排,积极做好社保经办业务新系统上线前的设施设备采购、权限设置分配等准备工作。 2.社保经办人员新系统上线培训全覆盖,大力推进社保业务新系统仿真测试,线上组织召开全区业务流程再造新系统培训视频会进行讲解,线下分批组织社保所工作人员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有效增强经办人员业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 3.加强了对新系统上线工作的督导,实行领导包片联系,确保全区所有乡镇(街道)能够如期实现新系统上线经办社保业务。 (四)强化稽核检查,切实保障社保基金安全 1.本年应核查各级下发数据23106条,实际核查23106条,发现异地违规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9人,涉及违规领取养老金59.49万元,实际追回7人多领养老基金26.78万元,尚有养老基金32.71万元正在采取措施追回。 2.对未及时进行生存认证人员26350人停发社保待遇,续发社保待遇领取人员20259人。 3.开展五十岁女职工退休参保业务专项核查,对女职工参保后3个月内退休的15名人员全部进行了一次复查,发现有4人虚构劳动关系参加重庆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按规定程序对其进行了清退处理。 4.开展工伤保险专项核查,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形成权力互相制约机制,对市局检查反馈的问题认真进行了整改,现已全部整改到位。 5.完成43人异地参保领待人员在我区参保和领待情况的核查工作,目前无违规参保和违规领取社保待遇现象。 6.进一步加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力度,已完成6300人的基本信息采集、核实、审核和录入工作。 (五)提升服务质效,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1.积极落实社会保险费缓缴政策。通过融媒体平台、短信、发放《告知书》、走访座谈、培训答疑等多种形式,加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的宣传,及时协调税务等部门为申报缓缴的参保企业进行会审办理,全区共有93家企业申请并完成确认缓缴期限,缓缴社保费2100万元。 2.大力推行网上社保业务经办。一是努力探索疫情形势下的社保经办服务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引导服务对象通过“渝快办”“重庆人社”APP,在网上办理社保业务,极大地减少跑办次数,真正实现“不见面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免费为企业办理数字证书及续费服务,通过工作QQ群、微信群、电话、现场解读等方式引导参保单位在网上平台办理参保登记、人员减少、打印参保证明等业务,全年共有793家企业网上注册办理社保相关业务。 3.零距离点对点服务企业。一是积极参与“助企纾困.人社在行动”活动,由领导带队,组织业务骨干,通过政策宣讲、实地走访和电话联系等方式为企业宣传解读社保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身边鲜活的案例,点对点为企业解疑答惑,推进实现“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二是与企业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聚焦企业关注的社保问题,把脉诊断,精准推送政策,真正让社会保险为企业保驾护航,维护好企业利益,保障好职工权益。三是免费为企业赠送《中国社会保障》420本、《中国劳动保障报》180份,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群众知晓度。 (六)服务保障民生,落地落实各项惠民政策 1.助力乡村振兴,落实各项社保补贴。一是精准落实困难群体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代缴政策,全区共有困难群体人员(低保、特困、重残)30325人,已参保26434人(不符合参保条件的3886人),参保率99.9%,领取待遇人数13315人,领待率100%,对符合代缴条件的人员及时代缴,不漏一人,确保困难群体应保尽保、应发尽发、应代尽代;二是按时发放退捕渔民养老保险费补贴,我区涉及退捕渔民24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6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2人,已领取待遇5人,服刑1人(不符合参保范围),共计发放47500元;三是及时发放在职村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全区在职村干部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共902人,发放补贴388.28万元,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共363人,发放补贴97.83万元。 2.指导7家国有企业完成19名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常态化移交工作,分别移交至梁山街道、双桂街道及其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其中:中央企业3家移交退休人员9人,市属国企2家移交退休人员4人,区属国企2家移交退休人员6人。 3.做好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工作。办理统筹范围外的参保人员和退役军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入1845人,转入基金5758万元,办理转出121人,转出基金283万元;城保转入居保78人,转移基金48万元;城保和机保转入机保40人,转移基金300万元。 4.做好国有企业“单双解”人员养老保险补贴工作。全年办理“单双解”人员参保补贴48人,累计享受人数3974人,发放补贴金额 1062万元。 5. 开展企业职工退休人员节日送温暖活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对80岁以上企业退休人员进行了慰问,共计2785人次,发放慰问金16.66万元。 6.代发各类人员补贴1802人863.49万元(其中:“4950”补贴11人27.74万元,“8023”补贴3人1.87万元,老复员军人268人28.4万元,军转干部120人274.68万元,“121”补贴21人16.71万元,原八大员养老医疗补助 1379人次514.09万元)。 (七)深化协同互助,持续推进川渝社保协作 1.推进养老保险关系顺畅转移接续,全年已通过转移平台办理了川渝地区136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2.开展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结果互认,全年已为190名四川籍社保领待人员进行资格认证。 3.推动工伤协议医疗机构互认,已实现川渝两地异地居住的工伤人员可就近选择协议医疗机构就医。 4.构建社保基金风险防控协作机制,对涉及重复领取养老保险待遇、死亡冒领的情况,已与四川的毗邻区县建立了电话联系、互发协查函、配合实地核查等方式的协助核查机制,机制建立以来无相关事项发生。 5.积极推动社保卡业务互通办理,川渝两地持卡人无需回发卡地即可办理社保卡信息查询、激活、挂失与解挂等业务。 (八)优化社保卡服务,不断推进社保卡应用 1.大力开展社保卡政策宣传培训,全年开展集中培训2次、现场业务指导46次,线上、线下政策宣传20余次。 2. 配齐配强三代卡制卡硬件设备,完成了区社保中心及33个乡镇(街道)社保所全套制卡设备更换,全年共发行三代社保卡10.41万张,累计持卡89.02万张。 3. 持续深化社银合作拓展经办力量,增设21个社保卡业务银行经办网点,实现社保卡合作银行轮流进驻社保大厅合署办公,委托社保卡合作银行受理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账户维护申请,实现了社银网点业务“一站式”服务。 4. 加快推进电子社保卡签发,推动高频业务网上经办,以网上业务经办促进电子社保卡签发,全年累计签发电子社保卡76.73万张。 5. 实现社保领域全业务用卡,扎实推进身份凭卡、缴费用卡、社保待遇入卡,社保卡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九)拓展宣传渠道,有效推动政策精准落地 1.开展党员“双报到”,中心23名在职党员全部到居住地社区和单位所在地社区报到,并积极参与社区政策宣传活动。 2.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社会保险“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活动,“零距离”为群众讲解参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养老保险转移等社保政策,指导群众网上办理社保业务,收集群众对社保工作的建议意见,共计开展社保宣传服务进社区3场,进乡村5场,进企业10场,接待群众7000余人次,发放社保宣传资料10000余份。 3. 通过梁平日报、梁平手机报、梁平电视台、服务大厅LED显示屏等广泛宣传社会保险政策;在社保大厅设置政策咨询岗,配备工作人员为群众解释社保政策、发放宣传资料;全年共上报社会保险信息23篇,采用11篇。 4.积极参与“重庆市第二届最美社保人”“社保短视频”征集评选活动,广泛动员人社系统职工以及广大群众进行网络投票,不断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并在评选活动中获奖。 (十)夯实基础工作,全面提高经办能力水平 1.锲而不舍抓好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一是组织统一集中学习交流。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学习心得体会交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二是平台驱动强化学习。利用好“学习强国”“重庆干部网络学院”等线上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明确学习任务,要求党员干部“学习强国”平台每天学习至少30分,强力推进“掌上宝典”业务学习,干部职工参学率100%,政策水平大幅提升。三是开展活动激励学习。通过开展“忆初心 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为党员过政治生日,强化党员对自己政治身份的认同感,让党员的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更加强烈;开展“传承五四精神,勇担时代重任”主题党日活动,激发青年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的学习热情、干事激情,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七一”开展党建时事暨社保政策知识竞赛,以赛促学,提升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2.有效化解社保信访举报投诉案件。全年共收到有关社保的信访咨询投诉举报信件45件,按照分工原则和信访处理流程,全部按时按规定给予了回复,做到了社保信访投诉举报信件“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有效地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3.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狠抓落实,在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的同时,动员组织全体职工下沉抗疫一线。坚持对办公区域等场所进行消毒杀菌作业,配备配齐口罩、消毒液、酒精等防疫物资,引导办事群众间隔安全距离。 4.努力加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社保业务档案对外利用率不断提升,为各类人员提供档案查询服务,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做好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完成上年度社保业务档案数字化扫描形成电子档案,共计扫描33万页,基本实现社保业务经办与档案数字化的有机结合应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杨帆 联系电话:17723108945 报送日期:2023年0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