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竹帘
一、文化特色
中国有着深厚的竹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沉淀积累的智慧,“薄如蝉翼淡如烟,万缕千丝总相连。借得七仙灵巧手,换来天下第一帘。”这是人们对——梁平竹帘如实的赞誉。梁平竹帘起源于宋代,历史悠久,饮誉中外,其工艺制作历史已逾千年,《辞海》记载:"竹帘画,在细竹丝编织的帘子上加上画的工艺品,《梁平县志》记载:“竹,栩毛之属,必他处所无及,征诸宋史,则尝贡锦”意思是早在北宋年间,梁平竹帘就被列为皇家贡品,饮誉天下,素有"天下第一帘"之称。被誉为“重庆市十大民间艺术”之一。2008年“梁平竹帘”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特征、材料
梁平竹帘工艺扇选用梁平当地盛产的上等慈竹为原料,慈竹性柔,特点是纤维长、拉力好、韧性强、易于抽成细如毫发的竹丝。所用的蚕丝,为”五七丝“,即五到七个蚕纺成的丝,约为0.12mm。因为普通的丝线不如蚕丝细,且蚕丝有很好的弹力。编织出来的竹帘才能薄如蝉翼,平如池水。
三、实用功能
梁平竹帘已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早在北宋太宗年间,有一位名叫燕洪顺的人,用手工破竹取丝,以针缝线连的方法将竹丝编织成薄如罗绢,洁净透明的在造纸过程中用来舀纸(过滤纸浆)的工具,以提高造纸的功效和质量。后官府发现此物工艺精巧,用此作幕则可以近观远,以暗观明,反之则朦胧模糊,以此物做门帘、窗帘、轿帘等非常的文雅素净,独具品位,于是将燕姓匠人买至官府,专造竹帘,此为现代梁平竹帘雏形。后逐步发展成为门帘、轿帘、窗帘等日常生活用品,并将竹帘列为皇家贡品,饮誉四方,人称“天下第一帘”。现代竹帘运用传统工艺,结合书画、刺绣、植绒等表现手法,制作各种形式的挂帘、屏风、装饰画及实用工艺品,竹帘扇,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动摇便是用,放下便是体,是对竹帘扇最高的赞誉。
四、工艺
制作竹帘,前后共有八十道加工工序其中包括:选竹、砍竹、剃竹、派篾、起蔑、刮篾、冲篾、揉篾、槽丝、选丝、织帘、裁剪、定形、装订、绘画、成品修整等。
选竹,选用生长一年的梁平本地上等慈竹,且所选竹子要色泽泛青、无干花、竹节细长。
刮篾,使竹片两头变薄,有时还要连接竹篾,用以抽取较长的竹丝,制作幅面较宽的竹帘。
冲篾,又叫破丝,将竹片的一头在冲篾刀上破丝,分成直径约为0.3mm的细丝,长约为2cm ─ 3cm,尾部相连。
织帘,使用传统手工织布机,由一根根竹丝和丝线编织而成,用光滑纤细的竹丝作纬线,蚕丝作经线编织而成。
竹帘画主要分为绘帘(国画绘画)、绣帘(刺绣)两类。绘帘,即采用传统的国画绘画方式,在竹帘上作画,但是因为竹子的吸水性与宣纸有很大差异,再加之涂抹了清油,对画家的画工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在竹帘上作画主要是点、铺、蘸。
竹帘生产的各道工序以手工技术为主借助简单而巧妙的木结构机械,经过传统的织造手段,精心选材,精工制作而成,一件完整的竹帘画制品,从收取竹子到成品包装入库,要经过八十余道工序的流水作业,需要优秀的操作技术和密切的配合衔接来完成。竹丝制作工艺不同,产品分为槽丝竹帘、抽丝竹帘、笔卷竹帘、窗帘竹帘等门类,尤以抽丝竹帘制作难度最大,工艺水准最高。它的每一根竹丝都要通过三个细如针尖的小孔来整理。
竹帘画
竹帘扇
竹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