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位于重庆东北部,面积1892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28个乡镇,常住人口6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3%。是国际湿地城市、西部预制菜之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核心板块。

农耕、非遗、禅宗文化多元共生。史称梁山,公元553年置县,1952年更名梁平,2016年12月撤县设区。是全市国家级非遗项目最多的区县,梁平竹帘、梁平木版年画等国家级非遗瑰宝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助力春节申遗。“禅宗巨擘”破山海明在此开创西南禅宗祖庭“双桂堂”,一代大儒来知德所著《周易集注》被收入《四库全书》。

查看详情>>

国际湿地城市

梁平是长江一级支流龙溪河的源头。沃野千里、丘陵起伏、六水蜿蜒的特殊地貌,孕育了广布其间的河溪、湖库和错落有致的塘、沟、渠、堰、井、泉、溪等小微湿地,生态本底优越。临水而建的城区和逐水而居的人民,相融相依、协同共生,绘就一幅“青山入城、碧水绕城、良田融城、绿园满城”的生态画卷。近年来,梁平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把山水田园风光作为最靓丽的底色,紧紧围绕“特色产业之城、宜养宜居之城、创新创业之城、平安诚信之城”建设目标,全力推进“全域治水·湿地润城”,制定《国际湿地城市品质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7年)》,城市实施“引水入城、入小区”织就相互贯通的城市小微湿地连绵体,乡村实施“小微湿地+环境治理、有机产业、民宿康养、自然教育”构建生命共同体,形成“推窗见湿、处处见湿”的全域湿地生态格局。2022年11月,梁平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获颁国际湿地城市认证证书,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国际湿地城市。如今的梁平湿地面积近2万公顷,湿地率达11%,实现全域湿地保护,主要河湖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水域功能要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梁平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2年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名单,双桂湖评为国家4A级景区、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小微湿地+”成为全国试点示范,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梁平经验”。

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

梁平区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农业资源、坚实的产业基础、悠久的饮食文化,紧盯预制菜产业风口,抓机遇、抢赛道、赋新能,举全区之力打造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预制菜产业基地,高质量高水平建成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五中心。蝉联工信部赛迪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榜首,获评“中国·梁平预制菜美食地标城市”。一、展览中心。位于梁平高新区绿色食品产业园综合楼,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展览中心设有序厅、都梁食风厅、预制未来厅、百味千寻厅、产品展示厅等5个展厅,采用多媒体技术与场景化相结合的手法,全面展示梁平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规划和未来。二、运营中心。位于梁平高新区绿色食品产业园6栋,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400平方米。共四层,一楼设有体验区、会展区、网红直播带货区和陆海新通道预制菜集散中心,二至四楼分别为电商直播中心、产业研究院和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三、体验中心。位于梁平高新区绿色食品产业园1栋,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以沉浸式体验为主要特色,集购物、会展、就餐、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大众可在此了解预制菜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体验预制菜从加工到餐桌的全过程。这里有美食与科技融合的机器人炒菜、AI烹饪、无人送餐,有视觉与味觉双重享受的中央厨房,有汇集了中国饮食“八大菜系”的预制菜产品展示及售卖区,三餐有料、卤百味、九锅一堂、正源创辉、重啤火锅等体验场景也各有特色,是全国精品预制菜的集散地和展示窗。四、博览中心。位于梁平高新区绿色食品产业园2栋,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展厅高约8米,可搭建国际标准展位近300个,整个展厅分为固定展示区和活动展示区,适合搭建各种类型的特装展位以及举办各项室内中大型展示推介活动,是一座集展览、展示、商贸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博览中心。先后成功举办中国年梁平味2023年货节、中国西部首届预制菜博览会、2023西部预制菜博览会等大中型展会。五、会议中心。位于梁平高新区绿色食品产业园内,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设施齐全,功能齐备,拥有梁平区室内最大电子显示屏,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举办各类活动。

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

2020年1月3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重庆梁平、垫江与四川邻水、达川、大竹、开江六区县同处明月山系、同为巴蜀粮仓,源远流长、合作紧密,共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以下简称“示范带”),有利于六区县发挥所长、优势互补,更好探索跨行政区划践行“两山”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为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跨行政区划合作提供样板、作出示范。因此,在梁平的倡导下,垫江与四川邻水、达川、大竹、开江等区县积极响应,携手向上汇报沟通,获得川渝两省市大力支持,示范带成为10个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之一,是唯一以“带”为特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平台(2021年3月,长寿主动加入,示范带成员增加到7个)。示范带规划范围为重庆市梁平区、长寿区、垫江县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及达州市达川区、大竹县、开江县内的明月山山脉及两侧毗邻平坝区域等,面积约7200平方公里。四年多来,七区县在文旅、交通、水利、环保、医保等多个行业领域开展深入对接,示范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经济总量由2019年的2610.2亿元增长为2023年的3239.9亿元,占川渝两省市比重由3.1%提升至3.58%。绿色环境更趋优化。七区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3.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6%。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和区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更加完善,地表水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的比例达100%,七区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达到333天,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4.6%。已初步构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绿色发展格局。

主导产业

  • 集成电路产业
  • 预制菜产业

特色产业

  • 新材料产业
  • 智能家居产业
  • 装备制造产业

战略性“新星”产业

  • 通用航空产业
  • 能源产业

重庆梁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梁平高新区的雏形是重庆市双桂工业园区,于2002年12月30日由重庆市政府批准成立,2006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通过更名为重庆市梁平工业园区,它是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先行区、渝东北优秀工业园区、重庆市首批“智慧园区”试点园区,市级绿色园区。2021年2月1日,市政府批复设立重庆梁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年,园区开发区改革调整四至边界,划定高新区范围15.88平方公里(其中双桂区块15.05平方公里,通航区块0.35平方公里,回龙区块0.48平方公里。)高新区突出发展低空经济、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预制菜)、集成电路三大主导产业。同时,加力推进新材料、智能家居、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延链扩链,形成多点支撑、协同发力的产业格局。梁平获批重庆市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低空装备产业发展试点区、重庆市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试点区;梁平高新区创成市农产品加工业100亿级示范园区,荣获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佳园区”,获科技部“国家功率半导体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及重庆市集成电路封测产业园认定。截至2024年底,入驻工业企业244家(其中规上81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累计85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95家,绿色工厂7家、智能工厂4家、市级数字化车间14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优势企业9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2家,重庆OTC挂牌科技型企业12家,平伟实业科创上市已辅导备案,市级以上研发平台48个(其中国家级1个),市级以上服务平台3个(其中国家级2个),都梁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国家级孵化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7.11%,高于全市平均4.63个百分点。2024年,高新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64.0亿元,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增加值19.9亿元,同比增长14.0%;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46.3亿元,增长15.3%;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17.8亿元,同比增长37.7%;三大主导产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9.3亿元,同比增长2.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6亿元,同比增长66.3%;其中工业投资19.8亿元,同比增长30.5%。

双桂田园

川西渔村

中华·梁平柚海

百里竹海·猎神景区

百里竹海·观音洞

双桂堂

滑石古寨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

双桂堂

蟠龙古洞

古驿道

文峰塔

梁平机场

梁平博物馆

宏美达丝绸文化体验空间

百年张鸭子

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

邓平寿事迹陈列馆

中共虎城乡党小组旧址

百里竹海·猎神景区

滑石古寨

小峨眉

仁贤蔬果采摘园

荷塘月色

曲水李子园

合兴李子园

中华·梁平柚海

东明湖

竹丰湖

明月湖

万石耕春·千年良田

数谷农场

东山国家森林公园

桂香天地·乐欢天

围绕“五子登科”(稻子、鸭子、柚子、豆子、竹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智慧农业,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壮大农村电商,加快推进明月山农产品集散中心、鱼菜共生AI工厂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五子登科”接二连三。建成高标准农田95.77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7亿斤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30家,柚竹渔特色产业产值突破40亿元。入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名单,荣获创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加快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建成高标准农田

95.77万亩

粮食产量稳定在

7亿斤以上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

230

柚竹渔特色产业产值突破

40亿元

稻子

鸭子

柚子

豆子

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