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政策文件 >其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228MB19586756/2020-00064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公文;行政规范性文件
[ 发布机构 ] 梁平区住房城乡建委
[ 成文日期 ] 2020-02-19 [ 发布日期 ] 2020-02-19

关于印发《重庆市梁平区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

中共重庆市梁平区委

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梁平区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的

通 知

各镇乡党委、街道党工委和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委各部委,区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有关单位:

现将《重庆市梁平区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重庆市梁平区委

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

                                2018年12月18日

(此件发至县团级)

重庆市梁平区城市提升行动计划

梁平,沃野千里、碧田万倾,具有山清水秀、湿地润城的自然之美和历史绵长、人文厚重的人文之美,是山水田园、美丽之城,处于重庆主城连接三峡库区重要节点,自古为交通南北、东出西进的陆路要道,是成渝城市群和渝东北片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在重庆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为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重庆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梁平大地上,更好地发挥梁平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担负的使命和区域责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渝委发〔201848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着力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着力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着力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着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着力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深入贯彻市委五届三次全会、区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聚焦创新、生态、开放谋划城市战略定位,围绕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谋划城市战略目标,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梁平,彰显自然生态之美、田园风光之美、城市现代之美,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二)目标任务

按照干五年、看十年、谋划三十年的总体思路和年年有变化、五年上台阶、十年大变样的工作要求,科学确定本届政府城市提升工作目标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调动各方力量,着力构建总体行动计划+专项行动方案+实施项目库+标准导则体系+实施保障措施的开放型城市提升工作体系,把行动计划转化为科学规划、具体项目、改革举措,不断提升城市工作实效。抓实行动计划,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功能提升,加大补短板力度,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注重产业提升,以大数据智能化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城景融合发展,增强城市经济活力;注重生态提升,多为城市种绿,多给生态留白,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注重人文内涵提升,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彰显城市特色和魅力;注重管理水平提升,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2018年,出台全区城市提升总体行动计划,各区级有关部门深化细化并出台城市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分门别类建立实施项目库,同步启动一批需求急迫、操作简便、易于见效的城市提升项目,解决一批市民反映最集中最突出最直接的城市问题。

2019年,各区级有关部门全面实施城市提升各专项行动方案,按任务分解有序推进城市提升实施项目,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城市提升行动初见成效。

2020年,集中完成一批城市提升实施项目,滚动推进一批在建实施项目,实施保障措施不断完善,标准导则体系日趋成熟,城市提升行动取得较大成效。

2021年,基本完成城市提升项目建设,保障措施、工作体系更加健全,标准导则体系全面执行,城市提升行动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2022年,城市提升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城市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市容市貌明显改善,城市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市民素质明显提高。

展望未来,到2035年,融入成渝城市群发展战略和城市支撑全域发展的牵引作用取得实效,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梁平定位得以彰显,重庆特色产业基地、特色文化传承保护基地、国际旅游目的地及康养示范区、区域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基本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田园城市。

(三)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城景共融、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创造优良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市民创造舒心悦心的美好家园。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规划引领,建管并重。融会贯通城市哲学、城市美学和城市科学的前沿知识,以科学规划精准描绘城市成长坐标,以工匠精神精心推进城市建设,以绣花功夫抓好精细化城市管理,努力实现城市规划高起点、城市建设高标准、城市管理高效能。

——以人为本,紧贴民生。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城市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优先实施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加快补齐民生缺项,回应社会关切,使城市提升工作得到市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尊重规律,提高标准。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注重法治化、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着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标准,依法管控,刚性约束。坚持正确的认识论,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坚持改革创新的实践论,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有关法规配套政策。统筹城市提升行动计划与全区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中其他工作的关系,综合协调各项工作以及项目实施的轻重缓急。

——城乡统筹,城区率先。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城市提升两大工作面,统筹提升城区和城镇发展水平。以城区为主,在功能提升、产业提升、生态提升、人文内涵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率先发力。强化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的开放性,以需求为导向,实时增补专项,在提升中完善,在完善中提升。

二、提升城市规划水平,科学引领城市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的重要作用,做好规划,是任何一个城市发展的首要任务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水平编制和实施梁平区新总体规划,全面提升我区规划水平,科学引领城市发展和品质提升。

(一)坚持规划战略引领。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 “两高目标要求,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城市群发展战略,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突出生态、人文、智慧、开放的时代主题,加快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梁平,以山水田园、湿地润城描绘新梁平美好蓝图,展现浅丘平坝田园资源优势、农耕文明人文精神,让稻田湿地成为城市靓丽的风景,让山水田园成为城市最美的颜值,让自然与人文、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坚持城市集聚发展,着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康养示范区,实现梁平在川东、三峡库区网络城镇群创新引领。梁山城区坚持功能疏解、人口疏解、盘活存量,推进功能修补及生态修复,突出历史文化底蕴,集中展示历史人文;双桂城区着力提升集聚效应,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突出生态宜居、智慧生活,以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集中展示生态文明;工业园区突出智能制造和科技创新,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中展示区域开放;火车北站片区突出职业教育与仓储物流,发挥对外开放窗口作用。以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大工作面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牵头单位:区规划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委、区教委、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农委、区商务局、区国土房管局、区环保局、区城管局、区水务局、区文化委、区旅发委、区林业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双桂新城管委会等区级有关部门;相关镇乡街道)

(二)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按照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建立完善全区统一协调、功能互补、相互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整合城乡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形成全域空间的一张底图,实现更高水平的多规合一。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实现山水林田湖草和城市有机生长,让山水田园美景永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以人为本、道法自然等理念融入规划全过程,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按要求探索建立适应梁平特点的功能结构体系,引领城市量的增长、质的提高、品位提升三者并重。加强统筹规划,从民生需求出发,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和交通设施等规划;加强规划统筹,以规划引领城乡空间发展,建立完善规划、建设、管理相互衔接、层层相扣的链条传递体系,实现穿透式规划要求。(牵头单位:区规划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委、区教委、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农委、区商务局、区公安局、区国土房管局、区环保局、区城管局、区水务局、区文化委、区林业局、区旅发委、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区级有关部门,各镇乡街道)

(三)优化城镇体系布局。以成渝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为支撑,积极参与三峡库区网络城镇群分工协作,主动融入大都市区网络城市群,强化与万州、忠县、垫江等城市协作,加强与达州等周边城市密切联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创新协作、对外开放合作、文化旅游合作全面对接、联动发展。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坚持一城四片空间格局,优化城市开发边界,提升片区板块功能,加快城市向西发展,将梁平发展成为产城景融合、城乡景融合、三产业融合、自然与人文融合,功能配套完善、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的现代田园城市。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为重点,完善城镇功能,促进全域城镇平衡发展。(牵头单位:区规划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委、区教委、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农委、区商务局、区公安局、区国土房管局、区环保局、区城管局、区水务局、区文化委、区林业局、区旅发委、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区级有关部门,各镇乡)

(四)强化规划刚性约束。落实以“远景目标、发展战略、空间布局、指标体系、行动计划、项目生成”层层深化落实的规划工作机制,建立规划对城市发展建设时序、范围、内容等引导和管控机制,科学引导和有序调控城市开发建设。进一步加强规划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按要求完善规划考核、规划督察、规划审计、规划修改终身记录、违规处罚五位一体刚性约束机制。加大规划实施动态管理、跟踪管理、现场管理力度,运用科技手段,采用遥感监测系统实施日常监管。严肃查处违法建设,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筑,确保规划严肃性和权威性。(牵头单位:区规划局;责任单位:区政府法制办、区编办、区发展改革委、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国土房管局、区林业局、区水务局、区环保局、区城管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各镇乡街道)

(五)加强土地出让管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机构、提高效率”的土地管理要求,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通过规划提升城市价值,把握好供地节奏和时序,为城市提升赋能。着力处理好土地出让中“中心城区与集镇”政府与市场” “规划建设管理” “放管服四大关系。加强区级统筹管理,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为组长的土地出让统筹领导小组,严格制定实施土地供应年度计划,科学统筹土地供应空间布局、供应时序、供应程序等。按照相关规定改革土地储备管理体制,建立储备土地数据库,有序推进市场投融资平台机构调整转型,实现土地储备集中管理,滚动编制年度土地储备整治计划,实现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完善土地收益分配体制。优化完善土地出让合同内容,将土地出让合同执行延伸至规划、建设环节,加强部门间信息互通,实施联合监管。加强产业招商项目落地统筹,实行各类用途土地分类管理,加强对产业项目单位投入和产出的量化管控及考核,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完善土地统筹出让管理相关制度,落实监管责任主体和责任追究,集中土地管理执法权,加快、从严处置低效与闲置土地,强化依法行政。(牵头单位:区国土房管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委、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规划局、区环保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双桂新城管委会等区级有关部门,各镇乡街道

三、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突出现代田园城市特色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提升城市建设水平”“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提高建筑标准和工程质量等重要指示精神,系统开展城市设计,融入山水田园和湿地元素,优化城市空间层次,提升城市建设实施水平,让城市建筑彰显实用美、个性美、整体美的统一,展现现代田园城市的优美形态。

(六)着力管控空间形态。注重城市美学,明确城市主色调。实施控规与城市设计双控,加强城市总体设计要素体系管控,优化提升工业园区、火车站片区等重点城市详细规划设计。扎实做好城市建筑高度、密度分区,以及城市天际线、山脊线、水岸线和边坡线控制,加强区域可识别性,突出城市山水格局。对城市中重要山脊线上已有的建构筑物、城市坡地、堡坎、挡墙、高切坡、自然山体崖壁、零星用地、空地等绿化秃斑进行景观绿化治理。加强建设项目规划管控,严格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外墙材质、第五立面等多方面要求,将空间管控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牵头单位:区规划局;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国土房管局、区城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双桂新城管委会等区级有关部门)

(七)着力提升建设标准。按照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要求,提升梁平城市建设水平和建设标准,突出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严格执行城市建设标准导则体系。加强公共交通枢纽站、重大公共服务设施等建设的前期研究工作,强化系统性,科学确定建设内容、范围、标准、时序。以主体工程为龙头,协调推进各项配套工程建设实施,同步竣工并投入运行,增强建设的整体性。推进节能城市建设,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规范城市各类管线建设,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构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综合管廊骨架网络,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牵头单位:区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委、区交委、区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区城管局等区级相关部门)

(八)着力提升建筑品质。提升城市建筑艺术品质,全面开放设计、施工、监理市场并加强监管,切实加强建设工程领域招投标管理。追求建筑艺术,强化对建筑体量、高度、立面、色彩等要素的规划引导和控制,建筑群体要因地就势、随形而变。提高设计水平,积极推动重要建筑出精品,打造城市代表性名片。建立建筑项目与周边环境同步打造机制。完善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监管机制。严格执行提高设计方和施工方技术水平的制度,弘扬工匠精神。建立建筑形态实施过程中的监管跟踪机制。加大对擅自改变建筑外墙行为的查处力度。(牵头单位:区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交委、区规划局、区城管局等区级相关部门)

(九)着力提升建筑立面。严格新建建筑外立面设计和材质、线条管控,集中整治重点窗口地区、重要视线通廊可视范围内的已建建筑立面。拆除乱搭乱盖的阳台,进一步规范窗户防盗网、雨阳蓬的设置,对阳台衣物晾晒、空调外机以及外露管线等进行遮蔽美化,对临城市主次道路、公园、广场、临水等区域的建筑项目,实行阳台封闭管理。倡导鲜花绿植妆点,大力开展道路、公共建筑的绿化美化,按要求探索开展最美小区” “最美阳台等评比活动,积极引导实施居民阳台和墙面绿化美化。(牵头单位:区规划局;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国土房管局、区城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双桂新城管委会等区级有关部门)

(十)着力美化建筑屋顶。将建筑屋顶作为城市第五立面精心打造,提升屋顶设计与城市环境、城市文脉、建筑美学的契合度。加强建设项目屋顶造型管理,鼓励建筑屋顶采用富有天际线变化的坡屋顶形式,建设平屋顶必须绿化美化。高层建筑屋顶应结合功能优先采用退台、收分等造型变化,强化风貌的统一建设管理。重点管控好滨水临山、城市高地眺望点、传统风貌街区、机场起降区域等建筑屋顶重要展示区域,对建筑高度、屋顶形式、色彩、风格以及绿化种植等实施分类管控。集中整治已建成区域建筑屋顶,清理杂物、拆除私搭乱建、改造坡屋顶、绿化美化屋顶等,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第五立面(牵头单位:区规划局;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国土房管局、区城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双桂新城管委会等区级有关部门)

(十一)着力扮靓窗口形象。整治提升城区核心商圈、主要路段、车站、高速公路收费站等重要窗口地区,系统梳理形态要素,丰富开放元素,实施标准化管理,打造代表梁平特色的窗口形象,形成一批亮点区域。提升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完成标准化导视系统建设,规范城市标识、交通标识、旅游标识设置,按要求推进国际化双语标识体系建设,融入电子智能化功能,合理设置户外广告、店招店牌,扮靓城市视觉空间。联合整治城区重点交通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脏乱差等环境秩序,打造环境优美的景观带和风景线。注重提升城区重要景观,在岸边、路边、街头游园、公园等重要节点以及游客喜闻乐见之处,丰富时令花卉品种和展示方式,扮靓城市生活空间。强化城市夜景建设管理,以城市公园广场、重要道路轴线为重点,照亮城市天际线,实现城市山、水、城、景有机融合。(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规划局、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区级有关部门,梁山街道、双桂街道)

(十二)着力提升工地管理。开展城市建设施工现场形象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外塑施工形象,内塑施工品质。按要求高标准制定《重庆市梁平区城市建设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标准》,重点对施工围挡、大门、标识标牌、安全网、外脚手架、工程机械、民工宿舍、扬尘与噪声污染防治、车辆冲洗、环境保洁、交通疏导等进行规范,以示范观摩、联合整治、督查执法为抓手,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九大类建设施工现场严格实施。落实《重庆市建设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进一步落实文明施工监管长效机制。推进建筑产业化,改变传统建造方式,提升建设施工绿色低碳水平。全面打造智慧工地,提升文明施工智能化管理水平。(牵头单位:区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城管局等区级相关部门)

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共建共治共享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城市工作,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重要指示精神,下足绣花功夫,着力推进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让城市更加干净整治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十三)全力攻坚三城同创坚持把创建国家卫生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作为推进城市治理、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民生需求,统筹各方力量,引导全民参与,推进齐抓共建,全力以赴打赢创建攻坚战。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推进健康梁平建设为主线,以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着力市容环境卫生整治、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力争到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依托全区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成果,加快城市绿地建设和节点景观打造,着力打造精品园林;突出城市主干道和公共建筑,实施景观照明和灯饰工程,推进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积极申报国家节水型城市,力争到2021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严守生态红线、筑牢绿色屏障,重点实施森林进城、森林环城、村镇绿化、生态廊道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重点工程,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稳定维持在40%以上,力争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牵头单位:区城管局、区林业局、区卫生计生委;责任单位:区国土房管局、区城乡建委、区规划局、区棚改指挥部等区级相关部门、单位)

(十四)持续推进“双安双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简称“双安双创”)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要严格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坚持把“双安双创”工作作为抓好本地食品安全整体工作的重要平台和抓手,着力加强食品安全依法治理,夯实基层执法监管,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统一性和专业性,提升全民参与度,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安全工作,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力争到2018年底成功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到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牵头单位:区农委、区食药监分局;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水务局、区教委、区卫生计生委、区商务局、区供销合作社等区级相关部门、单位

(十五)开展城市管理突出问题治理。加强综合环境治理,城区以三点、四线、八面为重点(三点即核心商圈、广场公园、交通枢纽等窗口地带;四线即主次干道、入城道路、旅游景观道路、两高两铁沿线等重要干线;八面即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商品交易市场周边、农贸市场周边、学校医院周边、工业园区、城郊结合部等城市管理薄弱面),抓线,联动开展交通秩序、违法建筑、城市安全、社会治安、市政设施、城市家具、广告店招、街面秩序、城市绿化、空间立面、空气质量、水域质量、不文明行为等专项治理,重点解决城市管理领域影响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质的突出问题,推动城市综合管理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公厕、直饮水、专业市场、停车楼场、建筑渣土回填场、城北垃圾填埋场、餐厨垃圾收运处理系统、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污泥处置系统等基础设施,分片实施多杆合一”“多箱合一和管线下地等,全面完成老城雨污分流,贯通城区城郊缺失管网,加快补齐城市综合管理短板。到2022年,城区市政设施设备完好率达到98%,城市道路沥青化率达到100%,道路亮灯率达到99%;城区城市生活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9%;城区重点区域重要市政公用设施智能感知和监管实现全覆盖,市政公用设施安全隐患整治率达到100%。全面完成违法建设专项治理行动方案,新增违法建筑得到有效遏制,存量违法建筑逐步消除。(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环保局、区规划局、区安监局、区公安局、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区级有关部门,梁山街道、双桂街道)

(十六)推进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牢牢把握新时代城市管理要求,积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到2021年城市建成区达到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环境更加井然有序、优美整洁。(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商务局、区规划局、区安监局、区公安局、区公安消防支队、区文明办、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区级有关部门,梁山街道、双桂街道

1.推进大城细管。实施市容环卫精细化行动,持续扩大清扫保洁市场化覆盖面,提升城市建成区道路机械化作业水平,城区主次干道、主要路段机械化清扫保洁率保持在90%以上;开展城市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整治,逐步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深化厕所革命,持续推进实施城市公厕提档升级。实施市政设施标准化行动,统一城市道路、桥梁、标识、路灯等设施风貌,着力完善人行步道、休憩座椅、雕塑小品等公共设施配套,有序更新市政公用设施,提升道路及照明等各类设施品质,推进广场、转盘等城市节点改造亮化,基本实现市政设施容貌规范统一和靓丽整洁。实施园林绿化生态化行动,以植物造景为主,融入梁平优秀地方文化特色,丰富以绿化植物群落为主的绿地景观,建设引绿入城,绿廊穿城的城市绿地骨架,到2020新增城市公园绿地350公顷;持续开展道路护绿、空地增绿、屋顶亮绿、拆围透绿等行动,精心打造每一处街巷、景点和建筑,形成一批生态典范示范,让城市一步一景、步移景换,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四季见花

2.推进大城智管。强化大数据智能化管理,完善智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智能园林绿化、智慧消防动态监控等城市运行管理系统,达到城市管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工作目标。倡导人性化管理,着力开发智慧商圈、智慧公园、智慧停车、智慧如厕等便民功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务。建立以地理空间信息为基础的大数据中心和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成果横向与纵向的开放共享和社会化应用。2019年完成管理机制建立和数字(智慧)城管系统设计,建成投用智慧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3.推进大城众管。积极发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城市综合管理,建立社区公共事务准入制度,增强社区自治功能,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畅通市民建议、投诉渠道,丰富为民服务内容,优化城管服务品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营造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按照相关规定推进城市管理服务市场化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面推行园林绿化和市政设施管护等向社会购买服务,扩大政府购买服务领域。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城市综合管理领域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推进文明在行动·梁平更洁净工作,推动城市管理和市民素质提升同频共振,实现城市内在美与外在美的融合统一。

(十七)健全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努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城市运行高效有序。(牵头单位: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政府法制办、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区级有关部门,梁山街道、双桂街道

1.理顺城市一体化管理体制。按照分级分层管理原则,完善区、街道、社区两级管理三级服务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强化城市管理部门和属地街道的主体责任、区级相关部门协同责任,调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对城市管理一线工作人员人文关怀,充实城市管理队伍,提升执法人员素质,配齐城市管理装备,增强城市综合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协调性。全面推行马路办公,按要求试行城市综合管理路长、街长、巷长、楼长、店长五长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按照属地管理、权责一致原则,强化部门协作,推进执法管理职能重心和执法力量向镇街下沉,理顺工业园区城市管理机制,逐步实现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全覆盖。

2.完善城市网格化管理体系。基于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科学划分网格单元,与城市综合管理五长制有机衔接,细化明确网格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责任人。推进城市建成区万米单元网格基础数据普查全覆盖,构建城市综合管理空间数据库。创新符合新型城市发展规律的社会治理模式,健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等多方对接机制,鼓励、支持、培育社区组织发展,实现城市共建共治共享。

3.提升城市管理法治化水平。依据以《城市综合管理条例》为统领,市政公用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市供水节水等为补充的“1+N”城市管理法规体系综合管理城市。积极对接重庆主城区的管理标准体系,细化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城市管理执法等城市管理领域的管理规范和作业标准等,让城市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自觉按技术规矩办事,让标准化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推动城市运行精细有序,实现城市运行按乐谱演奏

五、提升城市交通水平,完善综合交通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交通建设三年行动为依托,加快构建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为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和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奠定坚实的交通基础,为两点”“两地建设、实现两高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十八)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四高、三铁、一机场、一通道的对外运输大通道网络,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推进内畅外联、互联互通,实现1小时周边目标;科学规划建设服务功能完善、接驳换乘便利的交通站点,着力构建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不断提升运输服务能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出行环境。(牵头单位:区交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城乡建委、区国土房管局、区环保局、区规划局等区级有关部门

1.优化布局对外运输大通道。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对接长江经济带” “一带一路等国家宏观战略,形成五大对外快速运输大通道,包括梁渝通道(梁平垫江长寿主城)、梁川通道(梁平大竹四川)、梁陕通道(梁平开江陕西)、梁鄂通道(梁平万州湖北)、梁湘通道(梁平黔江湖南),发挥好梁平承东启西、联通南北的成渝城市群重要节点枢纽功能。到2022年,基本形成陆、水、空一体的立体综合开放通道体系,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2.建设区域综合性公路运输枢纽。发挥梁平一纵一横”“两高(沪蓉高速、张南高速)重要枢纽节点功能,强化对周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到2022年建成梁平至开江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双桂堂互通,2025年开工建设梁平至西沱高速公路,形成高速环线;支持市高速集团建成龙溪河超级服务区。深化研究梁平到万州新田港的沿江港口快速通道建设,开辟新的物流通道,降低货物运输成本,推进铁公水多式联运的快速发展。

3.建设区域综合性铁路枢纽。以一纵一横两铁(达万铁路、渝万高铁)铁路骨架为基础,积极开展长垫梁开(州)货运铁路前期工作,构建三铁对外铁路运输通道网络,弥补渝万高铁货运功能缺失,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

4.建设梁平机场通用航空。到2022年,完成梁平军用机场改扩建工程,有效衔接万州五桥机场;增设通用航空设施,积极引导通航培训、观光旅游、公务飞行、飞行体验、商业跳伞、通勤运输、航空物流等产业发展,加强通用航空在应急救援、农林作业等政府社会管理事务中的应用。

5.加强客货运站场建设。按照一长一短一枢纽的客运站场布局,2018年建成投运渝万铁路梁平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实现高铁、班线、公交、出租零换乘;2019年建成双桂汽车站,为工业园区和亿联商圈发展注入活力;到2022年,建成梁平区工业园铁路专用线,打通梁平至重庆主城,至万州、忠县铁公水多式联运物流大通道,融入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提升物流组织和客货集散能力。

(十九)实现全区交通互联互通。着力优化城乡交通路网,突出支撑旅游、生态农业、城镇化发展,大力推进城市道路、国省县乡村公路升级改造、断头路段连通、场镇过境公路白改黑等项目建设。到2022年实现全区村民行政小组通达率、通畅率均达到100%(牵头单位:区交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城乡建委、区国土房管局、区环保局、区规划局等区级有关部门)

1.构建城市交通大格局。注重提高城市干线路网整体性、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到2022年,建成梁平区城市一环和都梁大道;2025年力争建成一环路二环路之间12条连接道,实现城市交通与区域交通的有机衔接,切实改善市民出行条件,有效缓解城区交通压力。

2.实现景区大联通。以百里竹海” “双桂田园等景区通道建设为重点,到2022年升级改造景区连接道路11 108公里,实现景区大联通,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和体验。

3.完善城乡大网络。加快完善东部、中部、西部三大板块核心地区路网格局,到2022年新建镇乡(街道)之间重要连接道25条约220公里,实现二环以外区域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互联互通。提档升级干线公路,重点改造国省道12151公里、县道880公里。硬化通组公路1500公里以上。

(二十)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水平。全面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统筹交通有效供给与需求管理,提升市民整体出行效率。到2022年,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保持在65%左右,基本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牵头单位:区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交委、区国土房管局、区环保局、区规划局、区城管局、区公安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双桂新城管委会等区级有关部门)

1.加快城市道路体系建设。牢固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理念,充分遵循梁平城区紧凑型带状城市格局,优化城市道路网络功能和级配结构,因地制宜实施城市交通发展策略。提升老城区交通出行能力,着力打通城市断头路,加快完善人行系统建设。加快完善工业园区、双桂新区路网骨架建设,加密次级支路网覆盖,与老城片区有机衔接,形成主、次、支级搭配合理的道路网络系统,实现路网流量均衡分布。到2022年,路网密度达到 8公里/平方公里,主次干道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保持在30公里/每小时以上。

2.优化城市公交服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到2020年,开通一环路公交,实现新老城区公交全覆盖;到2022年,新增和优化公交线路6条,城区建成区实现公交站点区间500全覆盖。推广绿色公交,鼓励使用纯电动车等清洁能源公交车;探索智慧公交,建设智慧公交调度系统、智慧公交收费系统,以智能科技手段,提升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3.大力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持续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建成以1个指挥中心、6个应用平台、多个基础系统为主体结构的“1+6+X”智能交通综合体,集合数据汇集、分析研判、辅助决策、智能管控、优质服务等功能。着力解决城市停车难题,优化停车配建指标和停车专项规划,分区定位差别供给停车设施,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推行差异化停车收费价格政策,合理引导停车需求。

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保障城市健康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提升城市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功能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水利、通信、能源、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高效、智能、绿色的现代现代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二十一)水利网建设提升专项。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综合实施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以河湖水系为脉络,充分挖掘水文化,打造水景观,构建河畅、水清、坡绿、岸美的城市水系风貌。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障工程,提高水资源时空调控能力,缓解水供需矛盾。升级改造城乡供水工程,增强供水保障能力。推进河湖连通,全面活化河湖水系,构建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的水资源总体布局。到2020年,建成中型左柏水库、小型猎神水库,开工中型龙象寺、银河桥及小型七里沟水库;建成七涧河至回龙河、竹丰水库至袁驿河、城区河道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团结水库和备战水库至小沙河连通工程。(牵头单位:区水务局、区城管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城乡建委、区国土房管局、区环保局、区规划局等区级有关部门,有关镇乡街道)

(二十二)通信网建设提升专项。着力打通信息交换大通道,到2020年光纤端口数达到47万个。构建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实现4G网络深度覆盖,开展5G试点应用,建设5G基站100个。完善三网融合长效机制,广播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用户超过10万、IPTV用户超过18万户。(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局等区级有关部门)

(二十三)能源网建设提升专项。强化与周边互联互通能源战略通道,优化城乡能源配送网络。到2020年,保障全区用电量12亿千瓦时,天然气(含页岩气)产能达到6亿立方米/年。建设投运220KV城北输变电、110KV花园输变电、110KV明达输变电工程,强化农网升级改造和配网建设,构建以110KV为主的输变电主网和以10KV为主的配网干线,提高全区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充分利用国家9条输气干线和重庆气矿的集输管线,在原有两个城镇燃气主要气源点(园区配气站、七桥输气站)的基础上,力争在屏忠线铁门阀室和天东90井开口下采,获得充足的气源,建成科学合理的高、中、低压城镇燃气输配系统。加快完善城区配气管网和储气设施,调整优化成品油储运设施布局,形成高效稳定的油气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分布式能源和电力消费替代,优化和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城区基本实现无燃煤区。(牵头单位:区经济信息委;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环保局、区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区安监局等区级有关部门)

(二十四)安全网建设提升专项。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好中央、市级有关城市安全发展的文件精神,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城市安全源头治理,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和保障措施落实到城市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安全运行、安全防控、安全监管、综合应急等体系建设为重点,依托市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平合,健全城市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构建系统性、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科学划分网格单元,按要求探索网格长、街长、楼院长分级负责的模式,细化网格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责任人,实现常态化、精细化、制度化管理,促进群防群治。科学确定城市防洪和抗震等安全标准,高标准设防、高质量建设。优化城市路网和交通组织,科学规范设置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完善行人过街安全设施。加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经济目标防护建设,加快建成“三所一队一基地”,推进人民防空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紧密结合和军民兼用,提高综合防护能力。(牵头单位:区安监局、区公安局、区民防办;配合单位:区交委、区规划局、区城管局、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等区级有关部门)

七、提升现代田园城市魅力,保护自然山水资源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殷殷嘱托,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保护好梁平三山资源,高标准打造双桂湖滨水空间,展现现代田园城市魅力,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十五)彰显三山秀丽之美。明月山、高梁山、印屏山纵贯梁平南北,是城市天然生态屏障。坚持保护自然、保障民生方针,着力保护好三山,是梁平的千年大计。(牵头单位:区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百里竹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筹备组;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环保局、区城管局、区经济信息委、区文化委、区旅发委、区林业局、区编办、区政府法制办等区级有关部门,相关镇乡街道)

1.加强综合整治。严格落实全市四山管制规定,强化我区三山统筹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开展三山环境综合整治,清理整治违法建筑、无证非法采矿、不规范小散乱企业、低质无序建设的农家乐、林家乐、竹家乐等,坚决拆除私搭乱建的蓝屋顶”“彩钢棚。加快推动三山范围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化发展,切实将三山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到位,加快构建三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2.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严格三山生态空间管控,实施好大规模国土绿化提升行动,着力提升三山生态空间质量,持续开展森林抚育、纯林改造等工作,到2022年,开展森林抚育4万亩,完成国家储备林建设2.5万亩,实施纯林改造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15.7万亩,有效提升三山林相品质。推进三山范围内废弃矿山植被修复,着力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加强三山生态保护,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生态屏障,形成森林及湿地生物多样性系统平衡的生态环境。

3.做好资源合理利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认真落实市上四山管制规定,切实加强对我区三山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控。以竹资源为重点,开展自然生态人文资源本底条件调查分析,开展三山管制分区规划实施评估,深化完善管制要求,细化利用指引,制定保护提升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在严格保护及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有序做好资源利用开发。

(二十六)彰显湿地润城水韵之灵。保护好70万亩稻田湿地、万亩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城市肺叶,高品质推进双桂新城开发,立足生态湿地恢复和建设,夯实城市湿地连绵体生态基底,综合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牵头单位:双桂新城管委会;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城乡建委、区环保局、区规划局、区城管局、区交委、区国土房管局、区文化委、区旅发委、区水务局、区金融服务中心等区级有关部门)

1.完善新城空间布局。聚力新城二期品质提升,着力建设沿双桂湖滨湖路形成的城市滨湖魅丽空间带,打造以商业综合体、特色文旅、康养服务为主的双桂湖西侧综合服务核心圈;沿福德大道两侧集中布置商业金融、旅游服务、文化娱乐、康养居住、公园绿地,形成南北城市景观轴线;沿碧湖大道两侧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居住用地,形成东西城市居住生活轴线;构建七条连通山、水、城的水系绿系景观通廊;依托河流、绿廊、干线道路形成5个配套完善的高品质居住片区,注重融入湿地等旖旎的田园风光,构建山水相融、湿地绕城的现代田园城市格局。

2.优化城市生态网络。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合理利用绿地、山体、水资源优势,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打造库塘湿地—河溪湿地—稻田湿地—小微湿地协同共生的城市湿地体系,与城市山体公园、道路带状公园有机融入,构建健康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注重提升城市颜值,树立城区当景区,市民当游客理念,优化城市天际轮廓线,严控建筑高度、密度与布局形式;精心设计座椅、售卖亭、果皮箱等城市家具,美化边坡、围墙,靓化配电箱、通讯箱等市政箱体,强化公共空间景观塑造,提升城市夜景灯饰效果,整体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滨湖城市夜景。

3.打造双桂湖湿地明珠。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注重保护双桂湖生物多样性,严格水上开发建设;加强湿地公园南岸水生态涵养,禁止破坏性开发和环境污染;加强淤泥清理与治理,构建生态缓冲网络系统,建立连续的生态缓冲带,持续增强双桂湖水源涵养自净功能,保证水质与生态安全。立足山水田园、湿地景观特色,配套建设湿地、草原、农场景观、广场、亲水平台、亭廊楼阁等,着力打造都梁飞雪、垂云北观、安堤春晓等景观节点,建设连续贯通、多层级的休闲慢行系统,合理划定水上游玩空间,打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眺望系统,恢复重建万石楼、垂云楼等标志性建筑,丰富具有季相变化的特色植物景观,持续提升国家湿地公园品质。

八、提升城市人文品质,传承梁平优秀文化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传承文化不是要简单复古,城市建设会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但必须同步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梁平传统文化内涵,保留城市文化根脉和历史发展年轮,培育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和人文精神,彰显悠久厚重的人文之美。

(二十七)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全面落实文物安全属地管理和年度目标考核制度,坚持保护优先,城市规划建设要有历史的站位,以历史文脉的保护和传承为出发点,完成全区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建档工作,加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遗迹、人文民俗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着手打造西大街传统文化历史街区,保护利用好双桂堂等一批重点文物单位,有序推进孟浩然故居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修缮。积极申报文峰塔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礼让草把龙、文化接龙习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不断丰富和扩大重要历史文化资源的城市价值。(牵头单位:区文化委;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区旅发委、区民政局等区级有关部门)

(二十八)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系统梳理梁平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内涵,在接续传承中注入时代文化内涵,推动梁平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走向中国,走向世界。创新性发展梁平文化,把梁平的柚、竹、桂文化、非遗文化等融入城市街区,植入景区景点,促进产城景有机融合,让梁平的城市建设彰显出浓郁的历史文化特色。(牵头单位:区文化委;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区旅发委、区民政局等区级有关部门)

(二十九)积极创建文明城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广泛开展文明礼仪规范行动,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努力提升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谐宜居的生活环境。着力增强市民法治意识,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按要求深入开展文明城区、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牵头单位:区文明办;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区文化委、区旅发委、区民政局等区级有关部门)

(三十)完善城市文体设施。实施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提升工程,规划建设梁平文化艺术中心、双拥文化主题公园,优化书店、影院等设施布局,完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免费开放体系,推进文化设施“数字+”建设,加强与学校等社会机构合作,提高文化体育设施公众服务能力。着力构建梁平特色慢行系统,规划建设兼具休闲、健身、游憩功能的城市山体特色绿道,构建现代田园城市步道网络。倡导全民健身,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举办梁平田园马拉松赛、田园自行车赛等赛事活动。(牵头单位:区文化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城乡建委、区规划局、区旅发委、区民政局、区文明办等区级有关部门)

(三十一)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旅游+”为导向,加快旅游业与文化、体育、康养等深度融合,孵化培育一批文旅新产业、新业态。把田园风光和农耕文明作为核心资源,突出农旅文旅融合,着力打造双桂田园和百里竹海两大核心景区,建成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国际旅游目的地。将金带镇、竹山镇打造成为全域旅游示范镇,积极创建旅游景观名镇名村。做靓百里竹海生态康养之旅、山水田园民俗风情之旅、川西渔村垂钓休闲之旅、柚香美滋味赏花摘柚之旅、古寨军事文化体验之旅、百年张鸭子及圣唯缇丝绸购物体验之旅等文化旅游线路产品。着力开发梁平好礼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建好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带动性的旅游商品品牌,提升全域旅游消费水平。注重品牌营销,传播地域文化,讲好梁平故事,建立跨区域、跨平台、跨终端的立体旅游营销体系,强化山水田园·美丽梁平全域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突出智慧旅游设施建设,实现旅游、文化、交通、安全、气象、商贸等涉旅信息共享共用。(牵头单位:区旅发委;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文化委、区规划局、区商务局、区农委、双桂新城管委会等区级有关部门,各镇乡街道)

九、提升城镇公共服务,优化城镇功能布局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12个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的重要指示精神,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老百姓在城市中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三十二)建设智慧城市提升服务水平。按照“惠民、优政、兴业”的理念,将智能化与城市化深度融合,统筹城市发展、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推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实现信息化、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秉承民生导向和需求导向相结合,加强人、地、物、事、组织、空间等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服务,通过搭网络、建平台、推共享、促应用、保安全,力争构建一体化的智慧城市建管格局,不断提高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坚持“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长短兼顾,统分结合;急用先行,简单起步;民生为本,经济适用”的基本原则,重点建设梁平智慧城市信息中心平台、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慧物流、智慧小区、雪亮工程等项目。到2020年,全区信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重点热点区域5G移动网络全覆盖,逐步建成集网格化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互助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委、区科委、区城乡建委、区规划局、区交委、区农委、区公安局、区税务局、区商务局、区环保局、区城管局、区旅发委、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区级有关部门)

(三十三)提升城市商贸服务功能。依托大数据智能化,着力优化城区商业布局,丰富商贸业态,大力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中心城区以培育梁山城区名豪商圈、双桂城区柚乡广场商圈、工业园区智慧生活小镇商圈等三大核心商圈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一批商业支柱,形成消费集聚效应;着力发展夜市经济、会展经济,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发展各类线上消费平台,促进互联网经济,提升全区消费水平。着力提升场镇综合服务功能,金带、合兴等城郊镇乡加快发展商旅文联动产业,袁驿、新盛等边贸重镇大力发展商贸业态,东西山片区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流通。(牵头单位:区商务局、区规划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城乡建委、区国土房管局等区级有关部门;有关镇乡街道)

(三十四)完善和延伸优质公共服务功能。加快新城、园区、场镇服务功能完善,不断增强承载能力和集聚能力,推动实现城区功能、交通、产业、空间、人口、公共服务协调匹配。(牵头单位:区教委、区卫生计生委、区文化委、区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等区级有关部门;各镇乡街道

1.完善延伸优质教育设施功能。按照政府保障基本、市场供应高端的思路,大力发展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完善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梁山街道、双桂街道按城市规划和人口分布情况完善优化优质中小学设施,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整体提升办学质量。根据区域产业结构适当调整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着力引进高校来梁联办二级学院或分校。

2.完善延伸优质医疗设施功能。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建立以区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级为网底、社会办医为补充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等级医院创建,推动区人民医院、区中医医院积极创建三级医院。实施美丽医院建设,提高医疗卫生发展质量和医疗服务品质。加大引进高素质医疗人才力度,加强临床新技术引进和研究,提高综合救治能力。补足儿科、护理等专科医疗机构短板,建成区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医院工业园区分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优化服务流程。依托智慧医疗及远程医疗建设,加强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下沉,着力提升医疗健康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3.做好其他功能设施完善延伸。改造提档升级东门体育馆、游泳馆,完善梁平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投用新区体育馆、游泳馆,启动梁平区少年儿童图书馆建设,更好满足市民文化体育消费需求。

4.加强场镇建设管理。严格场镇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强化场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多点、小型、方便、配套”的原则,完善停车场(位)、公共水厕、人行道、路灯、广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补齐治污短板,实施场镇雨污分流,加快完善雨污管网建设,实现九有” “六无” “四化。强化场镇环境秩序整治,推进场镇环卫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场镇长效管理机制,重点整治场镇内主次干道、广场、绿化带、沿街(人行道)等公共活动场所的综合环境,清理牛皮癣和场镇悬挂物,持续推进场镇街面绿化、亮化,规范农贸市场综合管理,规范摊位商户秩序,做到坐商归店,游摊归市,逐步打造场镇特色,提升场镇内涵。

(三十五)提升居民居住生活和环境质量。严格执行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优化住房供应体系,扎实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城市承载力、集聚力和吸引力,形成尺度宜人、亲切自然、全龄友好的城区环境。(牵头单位:区国土房管局;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规划局、区民政局、区文化委、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业园区公司等区级有关单位,各镇乡街道)

1.着力完善街道和社区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多层级、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统筹推进建设街道综合服务中心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让老百姓步行20分钟内即可以享受到街道层面公共服务(包括街道办事处、街道公共服务中心、派出所、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服务中心、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等7项设施),步行10分钟内即可享受到社区层面公共服务(包括社区服务站、警务室、日间照料中心、多功能运动场、卫生服务站、社区文化活动室、菜店等7项设施)。加强以无障碍通道为主的无障碍设施规划建设。按照“300见绿,500米入园的要求建成一批百姓身边的活动场所。基本实现市民居住、就业上学、就医、健身、休闲、游憩等日常活动可就近完成。

2.改善居住生活环境。摒弃传统的高强度开发理念,合理利用良好的自然山水人文资源,按照产城景融合的要求,营造优美的滨水临山居住环境,形成顺应自然、疏密有致的城市生活空间。落实小街区制,通过用地功能细分、加密次支路网等方式,划小土地出让单元。控制新出让用地开发强度,降低居住用地容积率,降低建筑高度,住宅小区的商业与居住功能应当相对分离,鼓励将小区商业集中布置或按照商业内街布置,建设高品质居住小区。

3.改善公共空间环境。加快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营造开放式、人性化、高品质的居民公共活动场所。因地制宜打开封闭的街头景观绿地,结合老城区有机更新留白增绿。结合违法建筑整治、背街小巷整治,推进屋前屋后等半公共空间改造。优化街巷空间环境,丰富空间体验,增补绿化配置和座椅等城市家具,创造更加人性化的街巷空间。

4 .综合利用零星用地。做好建成区边角地等零星用地的清理利用,多举措增加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加快建设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场所,补充公园绿地、体育设施等。到2020年前,完成一批免费向市民开放的社区体育文化活动场所建设。

5.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市级物业行业管理相关政策,构建街道主责、房管主导、部门参与、社区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物业管理治理格局。开展小区智管、小区细管、小区众管物业服务主体活动,力争2020年底前创建25个智能物业小区,促进物业服务提档升级。

(三十六)有序推进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要求,巩固老城综合治理成果,以减量、增绿、留白、美化为抓手,采用微更新、零星改造、综合整治等多种方式,着力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不优、空间秩序不佳、部分功能短板明显等突出问题,促进城市品质提升。(牵头单位:区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区城管局、区民政局等区级有关部门;梁山街道、双桂街道)

1.改造提升老旧小区。着眼解决群众基本居住问题和迫切需要,坚持雪中送炭,不贪大求洋。按要求探索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变政府要为群众要,统筹推进改造和管理,实现小区安全、干净、整洁、有序。2018年,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0个、整治背街小巷15条,2019年基本完成老城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改造提升。

2.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坚持两类对象,杜绝五个严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合理确定棚改任务,精准识别棚改对象。实施20182020年棚改计划,到2020年完成棚户区改造工作,有效改善住房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3.完善老城区城市功能。按照治污、保洁、畅通、休闲要求,利用棚户区改造留白空地,合理布局一批停车场、菜市场、公园、公厕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优化方案打通城市断头路,加快老城双修,让市民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十、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增强城市经济活力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全方位开放式创新,把握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紧跟科技发展的时代潮流,围绕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方向,聚焦集成电路、智能家居、生态塑料、绿色食品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打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吸引、创新资源要素集聚的空间布局、功能配套和舒适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到2020年成功创建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到202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到1.5%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5%,产城融合示范先行,建成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区。

(三十七)打造产业高地。加快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集中培育集成电路、智能家居、生态塑料等高新技术产业,智能化改造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围绕高端产品和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推动产业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努力构建一流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2年基本形成集成电路、智能家居、生态塑料、绿色食品四大新兴工业集群。突出抓好梁平智慧生活小镇建设,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电商物流、智慧生活三大板块,建设西部地区最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智能家居基地。(牵头单位:工业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规划局、区经济信息委、区教委、区交委、区科委、区卫生计生委、区水务局等区级有关部门)

(三十八)健全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工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着力提升工业园区智能化水平,全面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提档升级农业科技园区。依托平伟实业,推进SiC芯片项目建设和集成电路封测向高端封测迈进,建设国家功率半导体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大力实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专项行动计划,支持平伟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高端研发机构加强与军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军工企业交流合作,开展军民协同创新。(牵头单位:区科委、工业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农委、区经济信息委、区规划局、区国土房管局、区投资促进中心、区人武部等区级有关部门)

(三十九)激活创新主体。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孵化链条,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加快培育和引进以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为主的科技型企业。推进职业教育,培育更多适销对路的毕业生和创新型、高技能、紧缺型工匠 按要求探索建立以项目为基础、以股权为激励的人才引进机制,强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支持和依托骨干企业,布局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牵头单位:区科委、区委人才办、区教委、区科协、工业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规划局、区国土房管局、区投资促进中心、区人武部等区级有关部门)

(四十)改善创新生态。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服务,建设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营商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让精英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完善国家专利信息服务(重庆)梁平分中心建设,大力争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推进科技金融支撑服务,扩大区创业种子基金到5000万元;组建1亿元的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鼓励支持科技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推动产业龙头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加强政府与市场各方在创新中的协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营和保护,培育创新氛围。(牵头单位:区科委、区委人才办、区人力社保局、工业园区管委会;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经济信息委、区教委、区金融服务中心等区级有关部门)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区长任组长的重庆市梁平区城市提升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城乡建委,具体负责落实领导小组议定的各项事宜和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政府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区长兼任。成立城市提升专项工作小组,分别由区政府各分管副区长担任专项工作小组组长,牵头抓好专项工作落实。建立城市提升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调度机制,建立重大项目的矛盾隐患排查机制。(牵头单位:区城乡建委;责任单位:区交委、区城管局、区规划局、区旅发委等区级有关部门)

(二)改革体制机制。重点通过对城市问题的追根溯源,找准体制机制病灶所在,结合新一轮机构职能改革,合理划分规划、建设管理各部门的管理范围、权力清单、责任主体,着力破解规建管脱节、多规不融合、城市城镇共建体制不协调、主体多元不统筹、综合执法改革不到位等体制机制问题,避免交叉错位和真空忙点。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加强策划、统一审批流程、精简审批环节、完善审批体系、强化监督管理等举措,进一步大幅压缩项目审批时限。研究建立城市提升长效机制,将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化为工作准则,形成较为完善的法规制度、公共政策、管理办法、规范标准等,以推动城市规建管三位一体,实现城市科学规划、有序建设、高效管理、安全运行,持续推进我区城市品质提升。(牵头单位:区编办;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城管局、区规划局、区旅发委等区级有关部门)

(三)强化资金保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搞运动,不搞大拆大建,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区级各部门要将城市提升项目纳入区级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要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向我区倾斜,协调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我区城市提升项目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要加大投融资改革力度,发挥好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积极稳妥、依法依规推进PPP合作、国有企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政府投入与民间投资联动。要深化与银行合作,创新金融产品,用好用活各类金融工具,进一步发挥产业投资基金等作用,多渠道保障融资需求。涉及因政府对土地使用权收回或调减项目规划建筑规模的,依法予以补偿。(牵头单位:区财政局;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城管局、区国土房管局、区规划局、区金融服务中心等区级有关部门)

(四)实施考核问责。按要求建立健全城市提升工作考核问责机制,将城市提升工作纳入对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年度目标考核。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牵头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城市提升工作实行定期专项督查。区级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城市提升各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及时掌握有关工作推进情况,梳理解决矛盾问题,确保各项任务按计划、按要求加快推进。要严格加强项目管理,切实加强进度控制,强化各项任务推进的统筹组织和协调。(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城管局、区规划局、区旅发委、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

(五)营造浓厚氛围。做好相关政策解读引导工作,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广播等新闻媒体,加强城市提升工作的宣传报道,编制通俗易懂、实用有效的漫画版市民文明手册,开展最美街区、最美社区、最美阳台、最美屋顶等评选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对城市提升工作的认识,激发广大市民理解和参与城市提升的热情,鼓励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共谋城市发展,为城市提升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使城市提升体现群众意愿,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区城乡建委、区交委、区城管局、区文化委、区规划局、区旅发委等区级有关部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矩阵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