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起,我区将根据《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暂行办法》(渝肺炎组办发〔2021〕24号)相关要求,加强对渝康码“黄码”人员精准管控服务,规范有序做好渝康码“黄码”人员管理工作,织牢织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
虽然“黄码”对市民生活带来了不便,但其却是市民自查自检、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的“信号灯”。那健康码是如何生成?为什么会变成“黄色”呢?发现 “黄码”人员后,应采取哪些防控措施?“黄码”人员在哪儿进行核酸检测?“黄码”如何变“绿”?重点单位和场所如何管理“黄码”人员?区卫生健康委疾控科科长黄开荣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一、渝康码如何生成?为什么会变成“黄色?
渝康码主要以个人真实身份信息和实时健康数据等为基础,个人自行申报,经大数据分析自动生成,是显示个人健康状况的二维码电子凭证。如果渝康码颜色变“黄”,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
1.14天内去过境内市外的高、中风险区所在地市(含重点区域);
2.与确诊或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乘坐共同交通工具;
3.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应急期间,属于市内重点地区漫出数据涉及相关人员;
4.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要求,需要纳入黄码管理的人员。
二、发现 “黄码”人员后,应采取哪些防控措施?
重庆市外来梁返梁人员:
1.高、中风险区(通常以乡镇、街道划分)来梁返梁人员和外省(区、市)确定的特定时段、特定空间高风险人群,施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第1、4、7、14天各做1次核酸检测。
2.对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的其他低风险区来梁返梁“黄码”人员,施行7天居家隔离+7天健康监测(第1、7、14天各做1次核酸检测)。对中风险区所在县(市、区)的其他低风险区来梁返梁“黄码”人员,施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第1、7、14天各做1次核酸检测,两次阴性结果前原则上居家)。
居家隔离期间严格落实单人单间,不满足居家隔离条件的,需集中隔离。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餐、不聚集、不到人群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可乘坐出租车、网约车)。
3.对高、中风险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来梁返梁“黄码”人员和未划定高中风险区但出现本土病例的所在地市来梁返梁“黄码”人员,要在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两次采样间隔至少24小时,两次结果出来前原则上居家;实施7天自我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餐、不聚集、不到人群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可乘坐出租车、网约车)。
重庆市内来梁返梁人员:
1.市内中高风险区的来梁返梁人员。集中隔离14天,第1、4、7、10、14天各做一次核酸检测。
2.对市内中风险区所在区县其他低风险区域和其他区县来梁返梁人员;与确诊或核酸检测阳性人员乘坐共同交通工具,已排除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市内重点地区漫出数据涉及相关人员。要在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两次采样间隔至少24小时,两次结果出来前原则上居家;实施7天自我健康监测,期间不聚餐、不聚集、不到人群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在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可乘坐出租车、网约车)。
三、“黄码”人员在哪儿进行核酸检测?
我区在区人民医院感染科一楼“黄码”人员采样处设置24小时全天候黄码人员核酸检测点,方便“黄码”人员安全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现“应检尽检”。
四、“黄码”如何变“绿”?
“黄码”人员要在3天内前往区人民医院黄码人员核酸检测点开展2次核酸检测,2次核酸检测间隔须24小时以上,结果均为阴性即自动转为“绿码”,如未按以上要求完成核酸检测,则不能转绿码。如果被医疗机构诊断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或被社区排查判定为需要管控的人员,则自动转为“红码”,并及时纳入管控。
五、重点单位和场所如何管理
1.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加强本单位人员和外来人员管理,发现渝康码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社区报告,分类落实管控措施。
2.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港口码头等交通口岸。在出站口要设置“黄码”人员专用通道(可和现有的中高风险地区来渝返渝专用通道共用)。发现“黄码”人员后告知其相关处置政策,要求其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和单位报备;引导其利用“社区报告二维码”填报个人信息后,向社区推送。在进站口,对测温验码发现的“黄码”人员,不得进站,并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告知。
3.酒店等住宿场所。酒店等住宿场所要严格落实渝康码查验、实名登记等制度,发现异常及时向社区报告,引导其利用“社区报告二维码”填报个人信息后,向社区推送。所有住宿场所原则上应当为“黄码”人员提供住宿服务。
4.其它重点场所。“黄码”人员不能进入相关人群密集场所。学校、托幼机构、体育场馆、养老机构、景区、商场、超市、影剧院、KTV、棋牌室等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测温验码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发现“黄码”人员后告知其相关处置政策,要求其第一时间主动向社区和单位报备;引导其利用“社区报告二维码”填报个人信息后,向社区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