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区政府:
按照2024年全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情况,认真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我局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法治建设的主要工作
(一)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工作情况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地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结合党纪教育活动,深入党内法规学习,强化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二是加强法治建设工作组织领导。落实局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牢政治责任,建立了领导小组,宣传贯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认真传达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精神情况和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精神。
(二)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情况
按照“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主题,制定了宣传活动方案,利用标语、口号、条幅、画册、宣传折页、海报等宣传资料,深入乡镇、社区、学校、企业,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宣传期间,组织近30名干部职工到云龙镇场镇、云龙镇小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同时向学校赠送水利法规书籍,活动间设置法规展板共计12板、悬挂宣传横幅25余条、发放宣传折页5000余份、海报200余份。宣传周期间,在机关、社区、企业、各乡镇显著位置张贴主题宣传画3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利用局机关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活动主题、活动口号200余次;利用政务端向全区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发送宣传短信300余条。 此次主题宣传活动让全区市民和学校师生提高了节水意识和水法治观念,为我区水生态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推进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情况
一是按照重庆市梁平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要求,积极主动参与到改革中,按照改革要求,撤销了梁平区水利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落实人员到岗到位,清理行政处罚事项,完成行政处罚移交建议清单,做到行政权力回归机关工作;二是开展跨界联合执法工作。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强化川渝两地毗邻区县严厉打击跨界涉河违法建设、跨界非法采(运)砂、跨界向河道倾倒弃土(渣)、跨界非法取水或其它跨界涉河水事违法行为,依法化解调处跨区域水事矛盾纠纷,维护毗邻区域水事秩序安全,联合四川省大竹县、开江县水利局开展跨界联合执法巡河工作。三是执法下沉工作。按照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会议工作要求,落实执法力量下沉,对镇乡安排了下沉执法人员工作。四是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对责任进行分解、细化,明确执法范围、权限和责任,形成了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为水行政执法人员严格、公正、规范执法提供了坚实保证,坚持依法治水,严格日常监督管理。五是饮用水源水库保护工作。联合区生态环境保护局、区公安局、梁山街道办事处等相关单位对饮用水源水库进行联合执法工作,打击影响水质安全的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
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巡查7079人次,出动执法巡查车1212台次,出动执法巡查船只1942次,巡查河道长度1313公里,巡查水库面积1866.53平方公里,调查处理水事违法案件29起(一般程序3起,简易程序26起),共收罚款7.32万元,并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四)优化政务服务工作情况
优化政务服务,一是提升行政审批便利度,审批事项全部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最多跑一次”,按照上级要求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指南;加强“渝快办”政务服务能力建设,实行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综办”,实施“川渝通办”、“跨省能办”“全渝通办”审批项目,做实“一件事一次办”;授权“首席事务代表”,推动相关事项当场办理、即时办结;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二是行政审批办件情况:截至目前,共办理水行政许可112件,公共服务事项87件。办结率、群众满意度均为100%。三是加强宣传推广。要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强化政策使用解读,让群众充分享受到到新政策的快捷与便利,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五)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情况
建立完善水事纠纷协调处理工作机制,定期预判分析可能出现的水事纠纷,把矛盾纠纷处置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水利改革大局稳定。我局信访总量83件次、104人次,其中民呼我为31件次,来信3件次,来访49件次(三峡移民来访12件次、21人次)。收缴温某美购买维权特制衣帽3套;组建工作专班劝返拟购票进京1批次2人次;拟到市信访办上访1批次5人次,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及镇(街道)完成市级调度11次。今年信访稳定局面较去年明显好转。截至目前,我区三峡移民信访情况基本可控,暂未发现到区集访和上市进京非正常访苗头。通过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妥善处理等方式,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已经全部办理和回复,确保了全区移民群体和社会和谐稳定。
(六)强化规范文件清理工作情况
一是贯彻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对我局规范性文件进行认真梳理,并定期清理,将清理后继续有效、失效和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向社会公布,及时率和规范率均为100%。二是强化法律文书、合同等合法性审查工作,对法律文书、合同进行合法性审查,并签书面合法性审查意见,覆盖率、正确率均为100%。
(七)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情况
为了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建立了公平竞争审查内部机制。一是成立领导小组,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公平竞争审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科,具体牵头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二是明确了范围,水利局以及局属事业单位在制定市场准入和退出、产业发展、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经营行为规范、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以及“一事一议”形式的具体政策措施时,均应进行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对市场竞争的影响,防止排除、限制市场竞争。三是确立“谁制定、谁审查”原则,由办公室负责办好公文审核关,由政法科负责对本部门制定的政策措施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对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决策不得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政策措施。
(八)积极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情况
我局积极推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由局长牵头,局领导班子成员按职能职责分别出庭应诉。同时,要求相关案件经办人员到庭旁听。通过观摩行政案件的庭审,进一步提高办案经办人员的办案能力的水平。
(九)法律顾问制度落实情况
今年我局认真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一是对法律顾问聘请工作开展采购,按“三重一大”落实了法律顾问采购程序,依法依程序确定了法律顾问单位。二是与法律顾问单位签订了法律合同。三是在重大案件办理、重要涉法工作中,及时邀请法律顾问参与案件讨论、重大法律问题出具法律意见书。
(十)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聚焦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火灾防控等重点工作,对在建已成水利工程、高危高位山坪塘、河道薄弱环节、山洪危险区、行业监管单位等方面实施拉网式大排查大整治,建立并录入隐患排查台账。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凡能够在短期内整改的,立即整改决不拖延;暂时难以整改的,也列出计划,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并坚持跟踪督查、闭环管理。今年以来开展安全执法检查869次,排查整治一般事故隐患958个,重大事故隐患18个,约谈企业2家,行政处罚26次,罚款4.9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法治政府建设有待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基础较薄弱,个别单位负责人法治意识不够强,依法行政让位于行政事业的现象。
(二)行政执法人员素质还需提高。按照行政执法改革要求,我局撤销了行政执法机构,专业熟悉人员已调离,专职从事执法人员少,开展行政检查工作难度大,现有执法人员难以适应行政检查工作。
(三)法治政府建设经费保障不力。法治政府没有专项经费,开展各项工作受制约。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推进水利“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二)继续推进水利法治建设。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任务,做好局重大行政决策评估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三)继续强化水利干部职工学法培训。通过培训学习,进一步加强对水利干部职工的培训,提高其法律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四)继续做好水法律法规的宣传。牵头做好“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宪法宣传周”等重点节日集中普法宣传。推动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加大法治和执法宣传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