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年度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一是市场准入宽松便捷。优化市场准入环境,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便捷退出制度,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进一步做好开办企业工作。
二是审批服务提档升级。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落实“商事登记改革”“证照分离”改革“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等改革举措。
三是公平竞争秩序更加规范。强化刚性约束,聚焦涉及民生和营商环境竞争等领域,加大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持续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10月成功引入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机构,确定3户企业申报市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单位。与垫江县开展交叉检查,并将涉嫌违法线索移交垫江局,全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二)打造特色亮点,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
一是推动质量强区建设。善抓质量强区,围绕“讲政治、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的工作思路,一体打好质量、认证、标准“组合拳”。配合总局自愿性认证活动检查10家。今年以来,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新增53张、服务认证证书新增2张、自愿性工业产品认证证书新增4张、食品农产品认证6张(其中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新增2张)。广泛发动动员梁平辖区优秀组织参评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加大《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学习宣传力度,印发宣传资料2000余份。
二是深化合作互联互通。深入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办理103件次“川渝通办”“跨省通办”“全渝通办”服务。受理首起“川渝互受”冒用身份获得公司登记投诉举报,成功为被冒用人消除不良影响。与四川省大竹县市场监管局联合召开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助企纾困约谈会,指导并为企业办理信用修复,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与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市场监管局、四川省都江堰市市场监管局签订区域市场监管执法协作机制框架协议。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深化知识产权战略,全链条构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新格局。今年新增国内注册商标937件,有效商标突破万件,达到10003件。地理标志商标总数11件,驰名商标1件,境外商标25件,农产品商标2041件。“梁平柚”地标产业发展良好,被纳入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录。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联合执法检查3次,集中销毁侵权假冒商品。审查通过兑付商标奖励71.6万元、高企申报一次性专利资助4.65万元,兑付专利资助奖励101.67万元,开展质押融资1920万元。
四是结合创城工作,积极服务预制菜产业发展。组织召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动员大会。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为“指挥棒”,全面完成年均食品抽检量达到5批次/千人、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到80分以上等硬性指标。充分发挥行业示范引领作用,打造餐饮服务安全示范街、示范店、示范食品生产企业,形成“梁平经验”。发布全国首个《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指南》及《预制菜生产加工行为规范》《预制菜生产经营安全监管标准体系》等两项地方标准和一个规范性文件,制定《支持梁平区预制菜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清单》,从标准体系建设、区域品牌打造、园区企业规范、检验检测服务等方面给出具体指导帮扶措施,指导4家食品生产企业获得ISO22000质量体系认证。实施商标战略,制定《梁平区预制菜品牌专利培育计划》,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等方面提供优质化服务,重点实施“三品”战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打造预制菜公用品牌,完成“西部预制菜之都”“万石耕春▪丰味梁平”“梁娃”“渝吃渝香”“百味千寻”“原卤之乡”“双桂素食”等预制菜公用品牌相关商标申请140件,版权登记60件,专利申请10件。
(三)筑牢安全底线,安全形势平稳可控。
一是抓实食品领域安全监管。深入推进食品安全基层治理,印发《2023年梁平区食品药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梁平区食品安全工作约谈暂行办法》,进一步倒逼部门监管责任和地方属地责任落实。邀请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罗德勇在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上授课,全区725名包保干部对接8608户食品包保主体,有效落实工作闭环。梁平区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督导工作每季度均位于全市第一方阵,全区食品安全风险平稳可控。双桂市场监管所、疾控中心刘永洪分别被市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全区共有校园食品安全快检室1个、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1个、市级农批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市场4个。聚焦高风险、高关注的重点环节,开展食品抽检2345批次,查处不合格食品领域各类违法犯罪案件175件, 3项案例入选全市典型案例,1项案例入选公安部典型案例。完成年均食品抽检量达到5批次/千人、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到80分以上等硬性指标。
二是加强药品器械安全监管。持续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防范化解药品安全风险隐患,确保不发生药品安全事件。在药品智慧监管平台录入监管信息1107条,持续督促零售药店开展远程处方、审方工作和重点品种追溯工作。排查药品风险隐患89条,风险入库3条,现均已出库。完成70批次抽样任务,未收到不合格药品检验报告。指导药品经营使用单位完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611例,完成全年任务的169.7%。指导完成药物滥用监测153例,完成全年任务的153%。制定《梁平区2023年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质量监管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完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235例(其中严重病例2例),完成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42例,完成化妆品市抽任务30批次。
三是做好特种设备监管。积极落实总局“两个规定”,全区5家生产单位,399家使用单位负责人、安全总监、安全员配置率100%。主动协调办案单位查处违法行为,督导问题整改,配合办案机构查处违法案件14件,特别是燃气专项整治,查办数量被市局通报表扬。城镇管道检验率100%,气瓶登记率100%,动态更新特种设备信息,全年实现零飘红。96333平台运用推进成效良好,辖区电梯实现全覆盖,应急响应率达100%,按时到达率100%,困人率0%。积极推进电梯无纸化维保,梁平区本地3家维保单位全面实行无纸化维保,全区无纸化维保持续推进,覆盖率88.01%。气瓶2.1万只已参保,参保率87%,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四是强化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把工业产品质量关,聚焦涉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国计民生等重点工业产品,配合开展市级抽查192批次产品,发现不合格产品26组,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13.54%。加强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后处理工作,建立产品质量抽检报告台账,及时跟踪后处理情况,织密产品质量安全网。开展液化石油气专项整治,抽检液化石油气6批次,联合区经信委集中约谈液化石油气经营者18家。持续开展燃气专项整治,加强对燃气器具产品质量检查,建立燃气器具生产销售企业相关台账261家。结合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对烟花爆竹、低速电动车、消防产品等产品质量专项整治。今年动态录入质量安全总监、质量安全员信息2000余家。
(四)强化监管执法,市场秩序稳定向好。
一是信用监管不断强化。健全信用监管约束机制,完善包容审慎监管机制。公示行政处罚信息60条,对22件仅受到警告处罚的案件不予公示,对38件受到较低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案件公示期压减至3个月。企业年报率93.97%,比全市平均高2.47个百分点,列全市第六、渝东北第二。为市场主体办理信用修复955件次,提供信用报告24件次,档案查询881件次。
二是执法办案成果丰硕。加大执法办案力度,聚焦民生安全和主责主业,持续开展“铁拳”行动、“双打”、长江禁捕、扫黑除恶、“守查保”、粮食、涉疫物资稳价保质、制止餐饮浪费、过度包装、论坛活动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被市局采用典型案例5件。查处“铁拳”行动案件84件,铁拳行动获市局表彰。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线索9件,移送的“NVC®雷士照明”商标假冒案件入选公安部2023年打击网上侵权假冒犯罪10起典型案例。
三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有力有效。围绕消费维权、化解消费纠纷重点工作,进一步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效能,着力解决重点领域消费维权热点难点问题,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积极开展2023年“提振消费信心”消费维权年主题宣传活动,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开展“消费环节经营者赔偿先付”及“线下实体店经营者无理由退货”工作,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建立消费纠纷诉源机制,成功办结首例诉调对接消费纠纷案件。
二、局党组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方面
一是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必学内容,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市场监督管理法治建设紧密结合。
二是专题部署法治工作。组织召开党组会议,专题部署全年法治工作,印发了2023年度法治工作要点。
三是专题听取法治政府情况报告。专题听取了今年的法治工作开展情况。
三、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基层监管执法能力水平与新时代市场监管要求有差距。尤其是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专业人才缺乏问题较为突出,加之干部职工老龄化严重、中层干部晋升渠道受阻等问题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全区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与全市平均水平差距较大,企业战略发展意识不强,缺乏提前布局意识和总体规划意识,抗风险能力较低。
四、2024年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出精准服务“组合拳”。深入贯彻落实商事制度改革要求,深化“证照分离”改革、“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等,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落实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政策措施,助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筑牢安全稳定“压舱石”。严格遵循“四个最严”总体要求,把安全发展贯穿市场监管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健全重点领域风险快速反应和协同处置机制,举一反三开展好“三品一特”安全隐患排查,落实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机制,积极化解、妥善处置市场监管领域各类风险隐患,严格实行问题闭环管理,切实保障辖区安全稳定。
三是着力规范市场秩序,散发市场稳定“强磁场”。聚焦群众关切,加大民生领域“铁拳”行动、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农村食品等案件查处力度,全力整治“涉老”乱象,加强房地产、培训机构广告、粮食市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扰乱市场秩序违法行为。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形成监管合力。强化公平竞争领域监管,深入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和商业秘密保护工作,共同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推进基层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试点,发挥示范效应。稳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质量强区战略、标准体系创建等工作,高标准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积极支持预制菜发展。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本领,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活力,不断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