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信息 >动态

新华每日电讯:撑起候鸟“保护伞”

日期:2024-09-30

近日,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重庆观鸟会会员杨秀勇正在欣赏白鹭,自2018年开始,他每周至少在双桂湖观鸟一次。“过不了多久又可以跟中华秋沙鸭这些老朋友见面,真是非常期待。”杨秀勇说。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重庆市梁平区,占地面积520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2800余亩。每年秋冬,成群的候鸟飞越重峦叠嶂来到这里栖息,中华秋沙鸭、灰雁、鸳鸯等珍稀鸟类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作为西部内陆城市,不靠大江大河的梁平如何成为候鸟栖息的宜居家园?建设小微湿地是当地的生态密码。

近年来,梁平区大力实施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持续发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功能,数不尽的沟、塘、渠、堰、井、泉、溪有机串联,2万余公顷的城乡湿地连绵带绘就生态画卷。

为了让候鸟来得“安心”住得“舒心”,梁平建设水生、陆生动物自然栖居地和鸟类迁徙通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成立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长江上游湿地保护研究中心、智慧湿地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共建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梁平实验基地,打造重庆首个鸟类监测识别智能系统,依托科研力量共同撑起候鸟“保护伞”。

生态保护也融入了城市建设。为了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梁平坚持“保留生态原真、保持生境完整、保育绿色空间”原则,先后出台《重庆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指南》《重庆市梁平区实施小微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景城融合修复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

“我们一方面实施环湖管网、智慧湿地、环湖小微湿地等生态工程,修复都梁飞雪、梁山草甸等湿地生态景观,将湿地元素与农耕、水利、历史、人文等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建设巡湖道路8.3公里、环湖智能步道9.9公里、环湖栈道以及全域慢行系统等配套设施,实现公园自然景观、湿地和休闲空间有机融合。”梁平区林业局党组成员、梁平区湿地中心主任唐宏说。

湿地公园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载体,随着梁平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对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不仅成为候鸟迁徙途中的幸福驿站和部分候鸟的重要越冬地,更是观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窗口。

截至目前,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已发现野生鸟类214种,较2018年增加了77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28种,被列为世界极度濒危鸟类的青头潜鸭年年造访,阔别重庆39年的灰雁回归,中国濒危物种红皮书曾一度宣布在中国绝迹的彩鹮现身双桂湖。202211月,梁平获评“国际湿地城市”,成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国际湿地城市。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保护候鸟的行列。这里不仅建成了6所自然教育学校,生态文明展厅、荇菜长廊、观鸟基地等10个宣教场所,每年开展的“世界湿地日”“国际爱鸟日”等自然教育主题活动也让更多人了解候鸟、亲近自然。“我们希望更多人加入守护自然大家庭,共同撑起候鸟‘保护伞’,守护我们的生态家园。”唐宏说。(本报记者周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返回主站

部门街镇

政务新媒体矩阵

智能问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