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区梁山街道办事处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日期:2025-01-24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2024年,梁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办的指导下,梁山街道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以下称《纲要》以及市、区等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文件要求,以积极开展梁山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切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走深走实。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主要成效

梁山街道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贯穿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并纳入“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平安法治板块”统筹管理,深化依法治街,建立完善法治政府建设。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

街道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的核心要义、统筹推动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法治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街道主要负责人把平安法治作为一把手工程,把平安法治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落实,定期听取平安法治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对强化平安法治工作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督促落实。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内容7次,其中包括组织开展对党内法规、依法治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班子成员围绕法治思想发言54人次,撰写心得体会20篇。

(二)加强重点领域执法,构建规范严格的执法环境。

街道依照法律法规授权或委托,积极协助区级部门开展执法工作,构建规范严格的执法环境。

1.建立动态管理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2024年街道按照政务服务中心要求,渝快办一网通办事事项118项。

2.城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梁山城区交通综合治理开展联合执法300余次,截至目前,整治占道经营13282余次。整治占道经营15822余次,整治乱停乱放车辆14343余辆,开展行政处罚1694次,处罚金额166800元。

3.加强生态环保类执法。2024年以来,按照“属地吹哨、部门报道”原则,成立28个村(社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班组,书记亲自抓,落实本辖区的“治气”攻坚行动具体措施;成立29支日常宣传巡查管控队伍、28支应急处置队伍、7个重点区域联合管控队伍,对辖区160个村组104个网格全面排查,共2万余次,严管野外焚烧、餐饮油烟等污染源。贯彻长江“十年禁渔”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日常巡河禁捕执法,建立群防护渔巡查台账,全年共计巡查260余次。

4.开展违法建筑整治,街道加大巡逻力度,有效遏制违法建筑增长势头。(1)完成违建整治目标任务共计94件,面积3525.5625平方米。罚没279.8525平方米,金额171661.25元。(2)完成目标任务外存量违法建筑拆除20件,面积3010.49平方米;罚没6件,罚没面积291.6389平方米,罚没金额202305.89元。(3)共组织巡查260余次,巡查面积360余平方公里,共发现新增违法建筑58件,面积7235.65平方米。拆除20件,拆除面积2022.11平方米,有效劝阻新增违法建筑38件,面积5213.54平方米,有效地扼制了新增违法建筑的增长。(4)回应关切,化解信访。共受理违建相关的信访事项22件,全部进行了调查核实处理,并依法依规作出了回复。协助完成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街道征地拆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路段交通秩序、占道经营集中整治等工作。

5.加大烟花爆竹、危化监管执法。开展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企业检查465家,整改隐患213个,行政处罚5件,罚款750元。

6.加强交通领域监管执法。街道与辖区派出所开展农村道路交通执法检查215余次,发现违法行为1218件,罚款9530元;与民政与社区事务办联合办理电梯安装安全监管处罚案件9件,处罚2100元。

7.开展工贸企业安全监管执法,督促落实主体责任。配合燃气公司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辖区单位用户及居民用户开展排查,对单位用户1000余户、居民用户27000余户全方位排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

8.开展文化领域监管执法。开展专项执法检查8次,对辖区幼儿园和中、小学周边的书店、文具店和游乐场所进行检查,检查以上场所28个;各村(社区)每月开展1次巡查,全街道村(社区)共开展336次巡查,向“扫黄打非”平台报送图片文字资料336条。

(三)强化依法行政,不断优化街道营商环境。

1.加强行政案件审查,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法律顾问单位共完成街道27份合同的拟定及审核把关,就行政管理中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29件,为街道执法决策、行政执法行为提出法律意见7件,确保街道各类合同订立及印发文件内容合法、合规,确保街道依法行政管理、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执法。梁山街道行政复议案件0件,行政诉讼案件1件,民事诉讼案件1件。

2.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街道严格按照集聚区总体规划,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综合协调各种空间需求,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进辖区新型工业化发展。一是着力打造祥云企业集聚区。街道以绿色食品加工等为主导,已建成落地2家,实现年产值超3000万元,解决就业100余人。二是有力推动项目建设。2024年加快实施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涉及S510李家坝至万州界段全长12.89公里,目前已大致完成全线建设任务。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工程,2024年“乡村振兴·全域旅游”项目-产业道路及乡村漫道建设项目(群益、天鼓段;东山段)、水毁工程项目(蓼叶社区、东山村、沙坝村);梁山街道S510砖厂至蓼叶水库道路改造项目;梁山街道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地方公路综合治理)项目。三是培育发展中小微市场主体,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新增市场主体1672家,其中个体1426户,企业246家。

(四)加强普法知识宣传教育,营造共建共享的法治氛围。

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报道,组织街道内设机构及所属事业单位以及梁山司法所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经验和典型。街道组织内设机构及所属事业单位在名豪广场、东门体育场、北池社区广场、蓼叶河场镇、报国公园、文峰社区及各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165场次,其中街道组织14场次,村(社区)组织151场次;宣传“宪法、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信访工作条例、长江保护法、国家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安全、水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全民反诈、打击非法集资、垃圾分类、防范邪教”等法律法规,发放宣传资料累计55000余份。二是引导各社区公益性服务组织分层分类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加强青少年、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法治宣传教育,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讲法律”志愿服务。三是街道及各村(社区)利用各种会议、电子显示屏播放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积极组织引导民众参与法律法规学习,强化法治意识,提升群众法律素质。

(五)巩固法治基地,培养法治人才。

一是2024年以来,街道继续推进将法治元素融入报国公园,建成以法治为主题的公园1个,在北池社区建立了“法律之家”;在文峰社区万兴花园小区建成法治小区1个,在北门报国商业城建成法治商业一条街1个。街道对28个村(社区)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实现了群众在生产生活遇到法律问题,能够及时联系所在村居法律顾问,其法律咨询能及时得到解答。全街道培养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40人,带动提高老百姓法律意识,并及时化解村(居)民矛盾纠纷。二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梁山司法所已创建成功为重庆市“枫桥式”司法所。街道加强预防性制度机制建设,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街道建有规范化调解室29个(1个街道调解室和28个村社区调解室),2024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605件,调解成功率达99%。三是加强特殊人群的安置帮教工作。今年,司法所新接收25名社区矫正对象,累计接收461人,累计解除424人,现在册37人,经过严格的监督管理和行之有效的教育帮扶,未出现脱管漏管重新违法犯罪现象。2024年,由监狱和看守所刑满释放后5年内,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3年内的安置帮教对象共363人,其中监狱确定为刑满释放重点安置帮教对象39人,被区委政法委列管为刑满释放重点服务管理人员入库3人。对监所严格落实“必接必送”制度,2024年共衔接7人。针对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矫正期满解放人员,街道通过落实临时救助、享受低保、安置廉(公)租房等措施进行安置帮教。街道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宪法、乡村振兴法治宣传5场次,以法律知识讲座、广场搭台宣传、发放资料等方式走进机关、社区楼院、农村院坝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共发放法治手册、宣传单13000余本(张)、法治台历和画报900余份。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效在逐年提升,但与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履行行政职能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行政办事效率。

二是行政决策机制及制度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没有明确主管部门,部门对街道的执法培训力度不够。机构改革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不健全,行政执法定位不明确,执法手段空白,缺乏有效指导。 

三是行政执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没有落到实处,原应急办和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承担了区级部门部分执法权限委托,但执法人员很少培训,对执法的程序和要求不熟悉。执法大队人员没有集中行使辖区的行政执法工作。区级执法部门下沉街道停留在文件上,在实际操作层面未落实。

四是街道人员少,执法力量薄弱,执法难度大。行政执法的“三项制度”建立和实施还不完善。缺少执法相应的工作经费和人员保障。街道有违建协勤人员不具有执法权,执法全过程资料入卷不规范。违建办配备的巡逻车、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装备不是用于行政执法,而是用于违法建筑巡查;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人员大部分没有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五是综合行政执法范围太广。涉及农林水利、规划建设、市政管理、环境保护、卫生健康、文化旅游、民政管理、消防管理多个领域,每个领域涉及的专业知识不同,依照的法律法规不同,执法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综合行政执法更多时候需要与区级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大多数时候区级执法部门投入的执法力量强弱直接决定执法的效果,缺少执法相应的工作经费和人员保障、没有经过专门执法培训、对执法的程序和要求不熟悉。

六是区级有些执法部门不作为。目前区级部门进行了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法律赋予的执法事项,有些执法部门不去执法,把执法责任推给乡镇街道,致使乡镇街道在依法行政方面容易出现差错,不利于法治政府的建设和依法行政。

三、工作建议

(一)推进区级执法部门下沉街道落到实处。

目前区行政执法力量下降乡镇(街道)实施方案已明确了区级执法部门的下沉人员,但除了城管综合行政执法下沉人员外,其余部门的下沉人员都没有下沉在街道。建议将区级部门下沉街道人员落到实处,推动人员精准下沉,多渠道覆盖,明确各区域、各事项执法责任人,让执法责任落实到人。通过推动区级执法部门下沉街道,增强街道的执法力量,保障街道执法真正落地落实,取得理想的执法效果。

(二)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街道将紧紧围绕“法治建设”这一主线,坚决防止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程序错误、引用条款不当以及不文明执法等情况的发生,深入开展岗位学法活动,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年度学习和考核,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同时希望区级相关部门,针对各自领域的执法工作,对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人员进行专题执法培训,让街道执法人员能熟练开展执法工作。

(三)规范行政执法,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进一步建立完善行政执法的“三项制度”,明确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内容、范围、程序、方式,规范执法制度建设。在规范执法行为的工作中,坚持执法依据统一,执法标准统一、执法文书统一,执法程序统一,严格规范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进一步加强规范使用和填写行政执法文书管理,规范档案管理,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发生。学习法定执法+赋权执法+委托执法共79项执法依据,应对执法过程的各种突发情况,并完善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把法治素养、依法履职情况纳入考核,不断完善创新监管模式,提高整体执法水平。

(四)严格监督审查,不断完善执法监督体系。

对需要公示的执法信息,加强监督审查,确保合法、合规;对违法、违规案件要坚决予以纠正,建立健全错案登记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完善监督制约和责任追究机制,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