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忠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交通行业法治建设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交通法治工作的头等大事和首要任务,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委党委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和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培训学习重点内容,同时结合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和年度培训学习计划,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问答》作为学习贯彻的重要内容。委主要领导及委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学法,通过党委(扩大)会和中心组学习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精神,全年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容学习共5次。
(二)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坚持依法决策。切实推行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集体讨论及“一把手”末位发言制度。在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党委会、主任办公会对重大工作事项进行集体研究决策,并全部形成相关会议纪要、记录。
二、创新工作思路,深入实施“梁平区法治交通建设能力提升年”
印发了《重庆市梁平区交通系统“三项重点工作”提升年实施方案》(梁平交通发〔2024〕40号),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大力推进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将梁平区法治交通建设能力提升作为我委2024年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全力推进。
(一)举办了2024年“法治能力提升年”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
紧紧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大力推进法治政府部门建设,组织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建设单位、运输企业,在国庆节前后分别举办了法律法规知识演讲比赛、闭卷考试、现场竞答三场竞赛,评选出个人奖16名,团队奖3名。通过一系列活动,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极大促进了从业人员学法律、学业务、练技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巡游出租汽车运营管理能力有效提升。
一是联合区发改委、区公安局、区人社局、区城管局、区文旅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了《重庆市梁平区巡游出租车系统治理工作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成立南站出租汽车整治工作小组,对我区巡游出租车“不打表、拒载、强打组合”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14次,查处巡游出租车违法案件27件。
二是积极推动巡游出租汽车“一体化”监控平台搭建。组织相关人员赴璧山区学习搭建经验,并对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安装意愿进行了调查摸底,多次协调企业沟通洽谈,对驾驶员开展面对面交流宣传,重点开展相关政策宣讲、分析利弊,监控设备安装工作起到阶段性成效。
三是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到美天公司与荣通公司共开展4次普法行动,参与美天公司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大会1次,向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宣贯政策和安全,着力提高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的服务意识。
(三)公路路政执法管理能力有效提升。
一是加快实施重点货运源头单位数据接入工作。依法加强重点货运源头单位货物装载工作常态化监管,积极推进对梁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梁平火车站2家货运源头安装视频监控将相关数据接入市治超系统联网运行的前期工作。
二是全区已建设完成7套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对出入境超限运输易发路段进行了布控。针对垫江方向的恶意超限运输车辆选择绕行S206云龙至普顺段进出梁平,逃避超限检测,造成安全隐患。积极推进S206线K223+000(普顺至云龙)非现场执法建设前期工作。
三是强化涉路施工活动执法监管,多形式开展“路政宣传月”活动,进一步营造“依法治路、爱路、护路”良好氛围,持续加强与公路养护部门联合巡查机制,增强路面巡查频率,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查处涉路违法行为。
(四)交通行政执法综合能力有效提升。
一是全年巡查公路14万余公里,开展各类安全检查1373次,检查(测)车辆76万辆次,查处交通运输违法立案1748件。与去年同期相比,案件总数量下降约20%,非法营运的查处量增幅达到4.5倍,非现场治超案件同比增加36.3%。
二是分领域、分专业送培一批年轻队员,培养推荐3名执法专业人才进入全市培训师资库,派驻1名执法骨干到高二支第二大队轮岗交流一个月,探索推动区县和高速公路执法协同发展,执法业务门类交流深度融合。
三是法制审核纠错病案(错案)10件,按流程撤销其行政处罚决定、退回原缴纳罚款共计1400元,拟定送审《行政处罚(处理)案件撤销管理规定》《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四是加强跨区域执法联动,推进执法队伍共建、资源共享,深化“跨界+联合”执法新模式,先后与四川大竹、开江签订协作备忘录,与渝东北片区高速二支、八个区县支队签订疑难案件讨论机制,就队伍建设、信息共享、联勤联动、案件查办等事项开展交流协作。
五是用好科技执法手段。应用“勤务通+执法记录仪”,推动施工现场查询、拍摄、录入等信息化执法能力有效提升;应用“互联网+监管”平台及重庆市公路建设市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执法数据智慧共享;应用“纸质+电子”查图,随时随地查阅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一线执法检查更加便捷。采购混凝土回弹仪、图层测厚仪等专用检测设备14套,引入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开展日常抽检把好质量关。
六是实现行政司法协作良好互动,全年递交非诉强制执行42件,占比全区行政非诉案71.4%,执行结案率达到78.5%,通过查封涉案车辆、诉前调解、债权申报等方式联合探索高效率结案途径。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一)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是严格落实“证照分离”等一系列措施和营商环境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深挖服务潜力。二是继续推进“川渝通办”、“跨省通办”、“一窗通办”工作,进一步优化内部审批流程,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尽量减少办事群众的跑动次数,节约办事成本。三是积极推行全程网办工作,跨省通办办件率99.72%、成功率99.84%,两项指标全市交通行业名列前茅。四是全年共办结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0535件,办结率100%。
(二)优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及信用交通建设。
一是定期向区发改委报送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赔偿、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各类信用信息,助力信用交通建设。贯彻实施交通信用联合惩戒措施,移交2例从事两次以上非法客运被公安交巡警暂扣驾驶证三个月,联合高速集团处置16例因危险货物运输、未经许可擅自进行客运经营被纳入道路运输重点监管名单的车辆禁止通行高速公路。依法责令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的10%的8家货运企业限期停业整顿。帮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26件。二是全面夯实监管责任,持续推进加强和规范交通运输事中事后监管三年行动方案。组织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年度抽查计划,动态调整检查人员名录库、检查对象库和检查事项清单。2024年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涉及抽查事项6项,开展检查24次,检查市场主体24家次。
四、开展行业普法教育,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
以“公路人人护、路畅心舒畅”为主题,深入开展2024年“路政宣传月”活动。一是开展“守护公路20年”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展示治超工作在践行为民理念,强化责任落实、深化依法治理、创新监管方式、完善治理体系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悬挂宣传横幅30条、摆放展架4个,利用服务大厅、非现场治超检测点等8处LED屏滚动播放主题宣传标语。二是开展路政宣传“进企业、校园、场站”特色活动。在皂角治超站举办“5.26执法站所开放日”活动,邀请企业、驾驶员、群众等10余名代表参加,执法人员引导代表实地参观公路超限检测流程,介绍了治超网点分布状况、日常路政管理等工作,推动路政宣传效果走深走实,不断提升执法服务水平。活动期间,共走进建材生产企业5家、校园2所、场镇3个、村社8个。三是深入开展路域环境整治行动,深化活动成效。活动期间开展路域环境整治19次,清理公路堆码48处,清理非公路标志标牌横幅10处。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大力开展干部法治教育。严格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法治理论考试和述职述廉述法等制度。将“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清单”,作为法制干部、执法人员学法内容,促进交通干部职工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二是继续对标对表交通法治工作要点,结合2024年“梁平区法治交通建设能力提升年”工作,扎实推进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各项任务,夯实法治交通工作基础。
三是顺应社会信息化新趋势,抢抓重庆数字化转型新机遇,着眼信息共享、智慧执法、精准治理。全面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交通行业信用建设,全面推进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全面推进科技信息化大队建设,全面推进执法站所标准化建设。
四是发挥好执法改革效能,进一步完善与时俱进、覆盖全面、运行有效的管理制度,提升队伍在新形势下的法治意识和履职尽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