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以来,重庆市各区县、市级各部门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深入推进全国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为抓手,依法履行防非打非法定职责,迅速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始终保持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高压态势,全面排查起底涉非风险隐患,扎实有序推进分类处置,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4年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采取了哪些举措?
一是一个“中心”,强化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组织乡镇(街道)和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召开打击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工作推进会4次,要求充分认清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和打击整治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行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进一步挤压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空间,铲除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土壤,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三个“聚焦”,强化宣传引导。聚焦独居、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借助探访关爱,对老年人及家属开展差异化精准宣传2万余人次,引导特殊困难老年人自觉抵制非法集资,切实守好“养老钱”。聚焦“高龄、高收入、高支出”老年人群体,通过“三进”(进村、进社区、进养老机构)、“四见”(见海报张贴、见宣传横幅、见宣传资料、见公益视频),开展宣传65场次,揭露非法集资活动本质,引导老年人守好“钱袋子”,护好“幸福家”。聚焦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工作人员,组织开展防非宣传工作培训200余人次,普及反诈防诈知识,激发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参与防非处非的内生动力和主动意识,为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保驾护航。
三是四种“渠道”,强化摸底排查。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非法集资防范化解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不漏一个单位、不少一个人员”的原则,协同有关部门拉网式、地毯式排查辖区24个养老机构。定期推送经营范围中包含“养老服务”项目的市场主体,组织乡镇(街道)排查,适时掌握增量。在养老机构显著位置设立举报电话,利用门户网站等多渠道收集各类举报线索,实现“线上+线下”信息交叉验证,提高养老服务领域风险监测精准度。加强与区政府办公室、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管局、区金融监管支局等部门(单位)的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拓宽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收集渠道。
积极推动《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落地见效,进一步加大打击整治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工作力度,规范养老服务市场秩序,净化养老服务市场环境,切实维护了老年人合法权益。
一是形成监管合力。会同区政府办公室、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管局、区金融监管支局等部门(单位)深入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做好信息共享和协同配合,合力做好风险管控。
二是压实各级责任。督促指导乡镇(街道)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全面排查辖区养老机构、经营范围中包含“养老服务”项目的市场主体以及未经登记擅自开展养老服务活动的场所。压实养老机构主体责任,加强内部隐患排查整改,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属地政府全力做好风险防控与矛盾化解工作,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及时上报,确保问题能够早发现、早处置,切实维护养老服务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紧扣老年人非法集资的知识盲区、认识误区和受骗重灾区,制作推出一批海报、图片、短视频,用好QQ、微信等平台,结合场镇宣传、院坝会、进村入户等加大宣传力度,推动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可见可感、入脑入心。
二是强化建章立制。全面梳理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边整治、边总结、边完善,坚持问题导向,建章立制,堵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