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互动交流 > 媒体专访

打造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样板地——访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世康
日期:2025-04-09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退出播报
【字号:


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世康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风景秀美,构成一幅“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生态宜居画卷。(资料图片)    


文/梁平日报记者 石楚园 图/梁平日报记者 熊 伟 向成国

绿韵生辉,万物竞荣。2024年以来,区林业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统筹生态保护、产业升级、民生福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写好绿色文章,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推动梁平林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今年,区林业局将如何深化改革创新、构建生态产业新格局,为塑造“新和富美”梁平印象注入绿色动能?近日,本报邀请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世康,就林业改革攻坚路径、生态价值转化机制等核心议题进行深度解析。

梁平日报:在全区上下拼经济、抓落实、讲质效,努力塑造“新和富美”梁平印象,聚力打造“川渝东北边际地区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的背景下,2025年,区林业局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陈世康:2025年,区林业局将紧扣区委“15441”体系架构,按照“西部领先、全国争先进位,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要求,全力拼经济、抓落实、讲质效,发挥主担当、主作为,争当生态建设主力军,打造全国集体林权制度综合改革先行区样板地,树立全国林业标杆;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主战场,以百亿产业支撑千亿大区,招引企业8家,规上企业新增2家,合同引资金额10亿元,资金到位5亿元,增资立项2.8亿元,林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达到60亿元。

梁平日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哪些方面具有梁平辨识度?

陈世康:具体来讲,从3个方面着力打造梁平辨识度:一是打造全国集体林权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样板地,争创国家级“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二是争创双桂湖国际(国家)重要湿地,打造双桂湖国际会客厅,争办全国湿地大会。三是做靓“小微湿地+”金字招牌,打造享誉世界的小微湿地中国样板,持续做靓国际湿地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能级。四是强化创新数字赋能,推进智慧湿地公园管理一件事,打造智慧森林防火救援应用场景,以智管推动长江经济带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建设。

梁平日报:相较于既定目标,区林业局目前的工作还有哪些差距?

陈世康:一是资源产业转化率低,生态产业弱,特别是竹木资源利用率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滞后。二是国际湿地城市能级与“新和富美”梁平印象、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有差距,需要深度融合提升。三是改革创新不够,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路径不宽,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不多。

梁平日报:有压力才有动力,针对差距,区林业局将如何解决?

陈世康:区林业局将坚持党建引领,以“拼闯快实争”的要求,既要积极向上争、向上跑,为梁平争取最大的发展空间资源,又要唯实争先、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干字当头,干出好成效、好口碑。

梁平日报:可以谈谈具体措施吗?

陈世康:区林业局将主要采取5项举措:一是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凝聚强大合力画好干事创业同心圆,营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二是开展能力素质大提升,建设一支“有责任、有水平、有能力”“敢创新、敢担当、敢打硬仗”“服务好、实绩好、口碑好”的林业干部队伍。

三是成立争资争项、考核、招商、数字重庆建设工作专班,实行“专业、专班、专干”,服务中心大局。

四是强化“三导向四体系”思维,建立和完善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闭环管理、年终绩效考核考评等机制,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合理化“四化”管理树立精品意识,以好成效推动好发展。

五是对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实行揭榜挂帅攻坚克难,以高标准、高水平、高效能“三高”要求确保想到说到做到,以好实绩“拼经济、促发展、优服务”。

梁平日报:塑造“新和富美”梁平印象,加快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既要守护生态高颜值,又需赢得经济高价值,区林业局将怎么做呢?

陈世康:区林业局将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和富民优势,不断拓宽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以“五大行动”培育“小微湿地+”“竹山变金山”生态品牌,打造践行“两山论”样板地。

一是实施党建统领三级共建行动,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持续擦亮“守护青山”“守护湿地”党建品牌,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二是实施守护青山行动,主动担当守护长江上游责任。推深做实林长制,提升“林长+”融合发展能力,强化林长司法有效衔接,争取森林“三防”能力整体跃升走在全市前列。

三是实施生态提升行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先行。描绘山水林田湖草一张图、全域生态风景一幅画,以生态高颜值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全域推广“小微湿地+”,建设双桂田园,涵养万石耕春·稻田湿地2万亩冬水田;实施“明月青山·千里林带”三千工程、“十百千”小微湿地示范工程、双桂湖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工程,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彩化香化,塑造“新和富美”梁平印象。

四是实施产业培育行动,构建现代竹木特色产业体系。聚焦林下经济“提质一产”,接续建设50万亩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培育老鹰茶、甜茶、中药材,打造南华山3500亩甜茶示范基地;聚焦“以竹代塑”“做强二产”,培育引进重木、竹纤维、竹源饲料等企业10家,建设渝东北竹木交易综合市场,争创国家级“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聚焦招商引资“带活三产”,加强与中林集团、小米公司等央企、民企深入合作,推动国家森林湿地民宿康养产业发展,打造中国自然教育品牌。

五是实施改革创新行动,打造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样板地。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抓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由GEP向GDP转变、绿色金融等六项改革任务,让生态资本真正成为可循环、可持续的“绿色银行”,为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