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显贵
三月二十六日二十时,银河桥水库工程建设现场,工人们挑灯夜战忙施工。(区水利局供图)
文/梁平日报记者 郎兴花 图/梁平日报记者 向成国
水润万物,生生不息。2024年以来,区水利局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方针,统筹水安全、水生态、水经济、水民生,做活水文章,凝心聚力、务实苦干,推动梁平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今年,区水利局将如何精准发力、布局2025年重点任务,为助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近日,梁平日报邀请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显贵,就水利发展新思路、新举措进行深入解读。
梁平日报:在全区锚定打造“川渝东北边际地区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目标的背景下,区水利局将如何谋划2025年重点工作?
王显贵:区水利局紧紧围绕区委“15441”总体部署,以及“7、12、12、6”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确定了打造“川渝东北边际地区现代化水网先行区”的总目标,确保2025年梁平水利工作在川渝东北边际地区领先、在全市进位。
梁平日报:为实现目标,区水利局制定了哪些具体的量化指标?
王显贵:区水利局力争在六个方面的工作上取得突破:一是积极争取各类资金。二是水资源配置能力提升。促进全区库塘总库容由1.57亿立方米提升到1.92亿立方米,新增城市调水能力3560万立方米/年,城市可用水量达到6786万立方米/年。三是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创建标准化水厂18座,新建蓄水池22座、管网160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上升到95.2%。四是农业灌溉水平提升。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万亩,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8万亩。五是防洪减灾能力提升。新建龙溪河堤防13公里,龙溪河干流治理率达到54.2%,完成21条河流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六是水生态治理修复取得成效。力争创建市级幸福河湖3条(个),新增生态补水能力285万立方米/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平方公里。
梁平日报:在推进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区水利局将面临哪些挑战?
王显贵:我们确定的目标需要“跳一跳”才能实现。为此,区水利局将强化担当精神,保持“争”和“创”的意识,努力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加快实施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设。
梁平日报:针对资金争取和项目实施的难题,区水利局将采取哪些举措,确保发展目标稳步实现?
王显贵:这需要我们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按照“三导向四体系”“四量分析”等方法,抢抓政策机遇,努力形成多元化水利投融资格局。具体而言,一是加强政策研究,摸清国家投资政策和投资方向,确保跑项目、争资金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坚持规划引领,高质量完成梁平水网建设规划编制,高效率推进梁平“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编制。三是做实前期工作,紧盯水井湾水库、左柏水库灌区、引调水工程等重点项目,先行编制可研、初设报告,做好项目储备。四是强化申报准备,协调各要素保障部门,瞄准中央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及专项债券等申报资金时间节点,确保项目申报成功率大幅提升。
梁平日报:区水利局将如何践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实际行动助力塑造“新和富美”梁平印象?
王显贵: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作为水利部门,要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水之害、用水之利、彰水之美,以高品质河湖生态环境支撑梁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塑造“新和富美”梁平印象作出更多贡献。
一是在“新”方面,要牢固树立大水利理念,强化资源共享、多跨协同,一体推进供水、节水、防洪、治污等工作,扎实推进管水治水现代化。二是在“和”方面,要以河长制为抓手,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坚持以流域为单元,以河湖水系为脉络,强化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人与河湖和谐共生。三是在“富”方面,要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实现河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大力扶持“河湖+”融合发展产业和项目,打造以河湖水系为依托的绿色产业链、生态农业带、优质服务业体系,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四是在“美”方面,要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和水系整治,恢复河湖自然形态和连通性;加强农村河湖管理维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和修复河湖、湿地等生态空间,打造沿河沿湖绿色生态廊道,为群众提供集休闲、文旅、娱乐功能于一体的美丽滨水空间。